閱讀歷史 |

第四十章 這波啊,這波我在大氣層 (第2/2頁)

加入書籤

整個大明那時候才有多少白銀儲量?

一些百姓可能一輩子都沒和銀子打過交道。

蘇澤覺得這個風氣很不好,經濟都不流通,如何展經濟,錢又如何到百姓手裡?

而且國家想要展,土地兼併問題必須要解決。

幾乎每個王朝到了後期之時,無一例外都會陷入一個問題,就是土地兼併。

當年,王莽奪取政權後,就花了很多心力想克服這個問題。

但是,他上位的方式有點不一樣,他是靠著權貴階級的幫助才獲得了皇權。

當然,也是因為他的土地改革刺痛了這些階級,最終,使得他的改革不了了之,而自己不僅兩邊都沒討好,連自己的下場都不是很好。

由此可見,土地問題事關國運。

其實,看那些王朝新建時,土地都會進行一次重新分配。

原有的統治體系被推翻了,這時,新的統治者為了能讓國力迅恢復,不會允許土地更多的囤積於私人手上。

於是,百姓們手中有了地,便開始安心經營自己的小日子。

所以,看每個王朝在開始的那幾年,都會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且賦稅大多都是減免的。

因為,百姓沒錢,國家更不會有錢,而百姓生活寬裕後,自然就帶動了貿易,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

因此,歷史上的那些盛世,都是貿易極其活躍的時期。

這樣一來,國內的經濟活力被徹底啟用,社會呈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之相。

那麼,為何後來王朝都會走向凋零呢?

後來,土地又慢慢集中到了私人之手,很多人只得去做僱工,給地主們做佃農。

雖然土地的產出也許沒啥變化,但是,賦稅這一塊的變化可大了,地主們不願意多交錢。

以至於,國家的損失就大了,消費力下降了。

最終,經濟活力萎縮,進一步影響了國家實力,慢慢的蠶食了這個國家的所有。

所以,土地兼併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暫時蘇澤並沒有想到一個有效的解決方式。

現在的他也沒有資格和實力去解決這個問題,這一次捐地也只算是一種試探。

結果可想而知,這些人把地看的比命還重要,蘇澤敢肯定,這一次絕對不會有人捐地,而是換成等價值的東西。

現在那些罵他蘇澤的人還以為他就只是想著討好朱棣才提議捐地的,殊不知蘇澤這波在大氣層。

老子不僅想讓你們捐地,還想要讓你們賣地,交稅,把埋在地裡下崽的銀子都拿出來。

一想到這些狗東西家裡都成千上萬畝地,蘇澤就恨的牙癢癢。

整個大明不允許有人比我蘇某人還有錢!

蘇澤想著想著就樂了,走在大街上便笑出了聲,引得丁航等人紛紛側目。

不少人更是擔憂的望著蘇澤,少爺不會是被罵傻了吧,這都能笑的出來?

蘇澤對丁航等人怪異的眼神視而不見,丁航他們不懂,為他打抱不平。

殊不知蘇澤心裡樂呵著呢,這才哪到哪啊,罵幾句算什麼,日後那些人吃了自己的心都有。

喜歡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