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妙安话落那阿婶儿就格外诧异的瞧了过来,后而又想起这二人是外乡人便叹了口气说道。
“这雀儿庄挨着海津,海津可是个大州郡,按理来说是有粮食给我们这些百姓的,奈何当时海津能做主的官儿是个贪赃枉法的小人,他拿着从百姓那儿征上来的粮食高价往北狄卖呢,怎么肯将这粮食给我们?岂不是浪费。”
晋北朝中曾有一官吏私卖粮食给北狄一事儿,闻妙安倒是也听太傅讲过。
皇祖父在位时,北狄,万晋,晋北可不同今日这般“安宁”,那时的北狄也是想高价从晋北买了粮食,以作攻打晋北之用,若非皇祖父发觉的还算是及时,险些就酿成大祸。
原是如此啊
“知晓了,多谢阿婶儿告知。”
阿婶儿却又问道。
“二位姑娘听我讲了这么多,要不要也来一碗苟面尝一尝?”
明颂雅这才想起此事,她当即便道。
“好,那便来两碗苟面,一碗多放些辣子。”
“好嘞!”
这阿婶儿的面做的极快,没一会儿她们二人便也都吃上了这面条。
闻妙安同明颂雅带着帷帽,前头有纱隔着多有不便,她们想着这庄子偏远得很,定是不会有人认出她们的,便也将这帷帽拿了下来。
那煮面的阿婶是个嘴甜的,一瞧着这二位姑娘极好的容色便赞道。
“二位姑娘美的恍若天仙下凡一般,若是能进宫必定是宠冠六宫的皇贵妃皇后也是当得的!”
明颂雅听着便弯了弯唇,她轻拍妙安的肩膀将阿婶儿所说之话尽数比划给她。
那阿婶儿这才发觉这姑娘是个耳聋的便又觉惋惜的轻叹了一口气。
“姑娘们,若是不够吃,阿婶儿就再给你们来一碗。”
这一碗本就如脸一般大,若是再来一碗,那今儿明颂雅同闻妙安怕是就要扶着肚子回去了,她笑眯眯的摆了摆手说道。
“够了,够了。”
二人未在此面摊前多做停留,吃完了这一碗面,付了银子便要离了这雀儿庄,若是再不离,这日头怕是就要黑了。
现下就已日光渐暗,有些昏暗了。
明颂雅拉着闻妙安走在这庄中,她想着马上就要回去了,竟对这雀儿庄多有不舍,磨磨蹭蹭的到处溜溜,不肯直截了当的出庄去。
只是闻妙安知晓她今夜定然不会留在这儿的。
若是被巡逻的亲卫发现了,可是个大乱子。
纵使亲卫未察觉,那珍珠和朝颜眼看着自家主子未归便也会急的去寻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