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碎的绿色葱花洒满了汤面上,两碗都是如此。
晴姑姑是个细心的大厨,一屋子的人里,她可以细致到,记住每个人的口味,和不吃的食物禁止。
马秀英才刚来几日,她虽不排斥吃葱,但也不记得这几日的食物中,有过大量放葱的这一个佐料,而眼前这满满的葱花铺面,再看对面吃得自如的吕雉。
一看,便明了,都是为谁准备的。
淡淡的一笑而过,她也进入了“嗦面”的行列。
果然,如长孙所说的,“手艺一绝。”
下午的买卖高峰期多是在接近四五点开始,四人人准备的外卖单子很快便完成了打包。
长孙帮忙完后,就回家跟陈阿娇会和了,她们还要继续做着那些系列视频,和即将出门的工作计划。
光是订住宿的地方和车票,就够她们研究了。
主要还是几人不时的主题偏移了,昨晚要不是夏冉在场,几人真能偏移话题一个晚上,真要把工作计划,做成了出行游玩计划。
所以今早送走了本地土著夏冉后,几人深感接下来行程计划的压力重大,时刻记住:她们是要去工作赚钱的,不是去花钱的。
不能在没赚到的钱的情况下,先把钱花去享受了。
长孙回去了,作为跟着上来的儿子,还得留下干活。
来自外送小哥李承乾的幽怨目光,目送自己的母后骑车远去的背影。
身后则是传来了,两个店里老板继续商量的声音。
李承乾:“下次能不能换李泰来了?胖子多运动才能减肥。”
“你是说,找到这些档主的进货来源地?”
听得马秀英这边的新发现,吕雉也懂得了她话中的意思。
“对!这些菜市场的客户群体,都是面对零散的个人户,我们这种进货量多的,也许真跑错地了。”
应该说,一开始是对的,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她们再继续在菜市场进货,成本价格也优惠不了多少。
“以这些档主每日的买卖量,肯定也是有一个规模更大的货源地。”
这个想法,也是从上午那个肉档档主的一句话中,得到的提醒,她说的原话意思是,“要是在这里能买到这么低的价格,不如她反过来跟我们进货。”
而附近的档主价格也相差不大,“说明,他们可能是在同一个地方进货的。”
吕雉接着说完后半句话,新的思路又打开了。
跟说不完的话似的,在马秀英没来时,吕雉多是沉默的。
早期更是为了支撑移动的卤肉路边摊子,早上进厂打工,晚上出摊做生意。
而收摊后的晚上直播画面,也多是在家里写写画画着她的生意技术书,不管是在汉朝两个小辈的面前,还是来了现代后第一个接触的人—夏冉,多是一副高冷样,和不苛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