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4章 (第2/2頁)

加入書籤

每個瓶子頂多裝36顆,她不貪心,多出來的兩瓶,每瓶才18顆。36顆那種擺在前廳藥房的藥櫃裡,日後誰有需要可以隨時取用。

是藥三分毒,可它不是普通丹藥,對人體有益無害。如果不嫌煉得麻煩,大可以把它當飯吃。

羅青羽拎著小藥瓶,慢悠悠地走出門口,提起盛著手機、小音箱和備用電池的小竹籃,隨手把藥瓶也放進去,然後挽著,輕閒自在地去往右邊懸空的石梯。

山裡無風,她的裙襬隨步而動。

遙望寂寞的夜空,寬敞的廣場中,她獨自一人在高高聳立的華表間穿行。瞅一眼從蟠龍柱頂高高墜落的清泉,聽著嘩啦啦的水聲,別有一番清爽滋味。

有點孤獨,更多的是自在和舒適。

果然是單身快樂啊!

遙想前世的自己,此刻已經是一個為小家為丈夫的前程,為孩子的將來操碎心的年輕媽媽,太可怕了!

“……滴哩哩哩滴哩哩噠噠……”想起曾經的自己,她忍不住唱著歌兒,在寬敞的廣場跳起簡單的舞步來,“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

穿著坦領半臂襦裙的她,仰著纖細修長的脖子,踩著舞步,一雙藕臂作出向前種的姿態,身姿輕曼,動作搞怪。

“……每一次難過的時候,就獨自看一看大海……”

她比歌詞裡的人物幸福一些,可以獨自呆在太空,欣賞著屬於自己的小宇宙,“滴哩哩哩滴噠噠……”

步行下山,邊跳邊唱,逍遙自在樂無邊。

自從重生後,她最喜歡走路了,邊走邊看世間的百態。不必躺在病床上,等待著自己生命倒計時的到來……

離開丹爐山,一道曼妙的身影旋轉著出現在房間,步履輕快地開啟房門,一路飄到前廳的藥房。

那一年,她回到枯木嶺後立馬把銀行卡里的一筆小錢提出來用了,把房子重新修葺一番。

院子的圍牆是原石,房子的水泥牆壁與之搭配得不夠雅觀,於是找人把房子的外牆鋪上表面粗礪、綠色環保的文化石。

這種石牆面給人一種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觀感,和圍牆是同一類風格,相得益彰。

室內的牆面也一樣,地板改鋪防滑地磚。

這才是她一直渴望的宅院構造,小時候自己沒錢,不敢讓父母破費太多。另外,她在前邊這棟屋添了一層樓,樓梯口建在藥室這邊,取名藥樓。

顧名思義,藥室是她以後製藥制香等用的。藥樓擺放成品,和各類大小瓷器、藥書配方之類。

如今,藥樓的三面牆各擺一張防蟲防潮的實木藥櫃,還有幾張長木桌,全部晾著。兩扇窗經常開啟,有空便上去燒一次麥草,以便驅散甲醛之類的氣味。

暫未使用,起碼等個一年半載吧。

暗紅色的藥櫃、貨架之類的,藥室也有,是老媽這些年添的配置。

羅青羽進入藥室,開燈,拉開其中一格抽屜,裡邊已經擺了幾瓶藥,這次新煉出來的藥放在另一邊,和土字瓶擺在一塊,到九月份出去工作時要帶走。

像老哥上次用的解毒丸,她還沒煉出來。

要掀起10噸的鼎蓋不容易,徐徐圖之吧,不著急,先煉常用的丹藥以備不時之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