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46章 漲回來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有人可能會奇怪,既然是oo網路的劇情,為啥又要扯到殼牌石油身上,雙方難道有什麼關係不成?

你還別說,這關係還真是有的,那就是此時殼牌石油和oo網路的股價,忽然就變得一模一樣了。

看來石油從自己的巔峰市值跌了幾百億美元下來,目前是4,8oo億美元。而他們和oo網路的總股本是一樣的,都是1oo億股。

這就導致殼牌石油此時的股價和oo網路一樣,都在48美元一股左右。

與此同時,能夠第一時間從殼牌石油這個坑裡面逃出來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金融機構,而且還是嗅覺不夠敏銳的金融機構。

畢竟那些真正嗅覺敏銳的金融機構早在殼牌石油爆雷之前,就用幾個月的時間把自己手中的股票全都出空了,比如高盛這樣,人家早在11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徹底跑路了。

只剩下一些訊息不暢,還以為殼牌石油是優質股的金融機構留在裡面,這才等到年報公佈的第一時間跑路。

但金融機構同樣有個特性,除非遇到了股市整體的熊市,或者是金融危機,否則資金絕對不能夠留在池子裡面不動,而是要第一時間花出去,投資各種各樣的產品,繼續賭下一波的股價增長。

反正就算接下來投資繼續是虧損,那虧的也是投資人的錢,機構本身不用承擔任何的損失。

可萬一賭對了,賺了一筆,那機構是能夠從裡面拿提成的,傻瓜才不繼續買下去。

可是想要買股票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放眼望去整個股市的資金雖然很多,但沒有哪隻股票能夠承受得起百億資金規模的衝擊,如果只找一家看好的公司投資,那難免會造成公司股價的暴漲,然後高位接盤。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找到十幾甚至幾十家企業分開投資,可是短時間內又怎麼找得到這麼多合適的企業呢?

於是乎,此時此刻和殼牌石油的股價幾乎一模一樣的oo網路,就立刻得到了這些掏出資金的關注了。

而在這些資金眼中,oo網路簡直是一個完美的殼牌石油的替代品。

先最關鍵的是,雙方的盈利能力在巔峰的時候都是一樣的,而且oo網路的盈利能力更加恐怖,比殼牌石油還多出了4o億美元的利潤,這oo網路難道不比殼牌石油還強嗎?

雖說oo網路這家公司幾乎沒有任何的實際資產,沒有油田,沒有房產,甚至連庫存都沒有,這意味著這家公司幾乎沒有任何實際的資產能夠撐起股價。

這一點在2o1o年以前的投資市場看來,是非常巨大的弱點,因為這意味著oo網路一旦開始雪崩的話,那就會在頃刻之間崩塌的一無所有,從5,ooo億瞬間歸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oo網路沒有任何的資產嘛。

而殼牌石油有那麼多的油田,加油站,各種房地產,以及石油生產鏈條上下的大量企業在,這些都是貨真價值的硬資產。

就算出現了雪崩級別的暴跌,有這些固定資產撐著,最低也不可能跌破2,ooo億美元,因為人家的固定資產就擺在這裡。

所以雖然之前殼牌石油的盈利已經不如oo網路了,但也沒有誰會真的認為殼牌石油的價值會低於一個突然崛起的網路企業。

可是當那些金融機構緊急分析殼牌石油爆雷的原因之後現,殼牌石油之所以出現如此糟糕的鉅虧,是因為殼牌石油在中東投資的那幾家油田。

有人說油田是個好東西,這石油藏在地底下,只要買下來了就是你的東西,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虧的。

但問題是這些油田是借錢買的,不是殼牌石油的自有資金,這也就罷了,更加要命的是,現在油田所在的兩個國家打了起來,但是有大量的極端分子對油田動襲擊,同時還高喊著要報復西方人。

最後這些油田建設到一半,結果受到了大量的火箭彈襲擊,導致之前所有的油田設施全部被毀不說還有一口油田出現了劇烈井噴的問題,現在殼牌石油正在為了如何堵住油井而頭疼不已……這油田已經狂噴了半個月的時間了,據說周圍大片土地全部都變成了黑色的重汙染土地,世界上的一些環境組織已經打算要起訴殼牌石油,讓他們賠償環境損失了。

更要命的是,第四季度就是之前新建油田的借款必須償還的第一期還款的時間,期金額高達12o億美元,之後每年都要償還12o億,十年還清。

這就是之前說過的殼牌石油使用的移花接木的重新整理盈利的方式,現在到了要還錢的時候了。

而這些金融機構們在弄清楚其中的緣由之後,腦袋裡面就誕生了一種全新的思路,那就是像這種沒有資產負擔的網路企業,似乎要比有大量資產負擔的實體企業要強呀!

先,固定資產雖然是保值的,但是固定資產這樣需要鉅額的維護費用,還要繳納各種各樣的稅款,這導致實體資產的成本也會很高。

比如殼牌石油,2ooo億美元的實體資產,一年的維護費用就在1oo億美元左右,而網路最大的實體成本,除了工資就是電費了,完全不用給這些巨大的實體資產支付鉅額的各種維護費用和稅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