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40章 輿論影響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且不說回去後範瑞如何彌補自己受傷的身心,這一次語文考試的試卷,倒是以最快的度傳遍了全網,乃至於整個傳統媒體。

畢竟這一次關注江南集團的自主招生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吸引了幾乎全國媒體的目光。不過一開始沒有人在意江南集團的試卷考了什麼,因為在他們想來,頂多就是題目偏一點,怪一點難一點的試卷罷了。

可是真當有學生完整的將整個試卷拿出來交給媒體的時候,整個新聞就炸了。嗯,畢竟江南的試卷考題其實並不多,而且時間很長,背下來並不難。

畢竟這一次的語文題目,和正常的高考語文題目截然不同,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題目是相似的,事實上,統觀整個高中,乃至初中的語文課本,你都不可能找到類似的題目,這題目完全就是體制外的。

不但考生被這些題目給整懵了,就連外面的那些吃瓜群眾也懵逼了。

當天晚上,就有動作快的媒體,在自家的討論類節目裡面,拿出了江南這一次的語文考慮來進行討論,然後參加討論的專家們,立刻旗幟鮮明的分成了兩個不同的陣營。

有人覺得江南這一次的題目完全是在譁眾取寵,出題是往偏和怪的方向走極端,這樣的題目,是不可能選出真正優秀的人才的。

但也有人說這一次江南的題目是一次歷史性的創新,高考的語文考題說白了,要就是考考生的記憶力,要麼就是考考生對於一些文章的刻板理解,最後一個命題作文那更是比八股文還要八股,完全不可能展示出一個考生真實的語文能力。

相反,江南集團的試題就非常的刁鑽,這是專門用來考驗考生真實語文水平的,考驗的是對文字的掌握能力,對語言的簡化和豐富化能力,還有語言和思維上的邏輯能力,最後的創造甲骨文,更是將語文的散思維給散到了極致。

這才是真正的能夠考驗一個考生語文能力的題目,高考的考題和這些考題比起來,簡直連渣渣都算不上。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立刻形成了激烈的衝擊,讓節目上的專家炒作一團,最猛烈的時候,甚至有要打起來的感覺。

當然了,這裡面肯定也有電視臺的安排在裡面,畢竟要是大家都平平靜靜的在一起討論,那就不好看了嗎?

不過這兩方的觀點確實戳中了所有看到這些題目的觀眾的心,廣大吃瓜群眾們迅開始站隊,從網路到現實中吵得不可開交,一夜之間就有數百萬相關的討論量了。

後來有好事者乾脆在臉書上開了一個投票出來,而臉書也非常壞的把這個投票放到頁,短短三個小時內就有過百萬使用者投票。

結果有69%的使用者認為江南大學的語文考題更加優秀,只有25%的使用者認為高考考題更加優秀,剩下還有6%的使用者表示兩個考題都差不多。

這確實也是網路上的看法,套用一位網民寫的評論表示,他已經35歲了,目前在一家機關工作,已經有將近8年的時間了。具體的崗位就不透露了,反正每天平均下來要寫3ooo字左右的各種文章,來滿足方方面面的需求。

而根據他這8年的工作需求表明,高考語文所考的那些東西是基本上是用不上的,因為他不需要歸納什麼中心思想,也不需要在文章上面加入什麼詩詞歌賦,唯一有幫助的大概就是命題作文能力了,但是幫助也不算太大。

相反江南大學考的那些東西可就太有用了,因為他平時工作重點,就是需要去摳每一個字眼,確定每一句話的含義中會不會有歧義。

同時有時候需要將大量的文字簡寫,也需要將一個簡單的事情寫出幾千字的廢話除非,當然了,語言的邏輯能力是必須的,總而言之,他覺得如果能夠在江南大學這張試卷上考到高分的人,未來一定能夠成為優秀的機關文字人。

當然了,針對他的這篇文章,立刻就有標記為作家的大V反駁,說這樣的考卷根本培養不出有文采,能夠寫出意氣風又纏綿悱惻,文采飛揚的詩歌出來。

這樣的考卷是在抹殺一個人的文字的靈性,如果以後高考語文都採取這樣的考卷的話,那華夏永遠別想再出一個大詩人或者大文豪出來。

然後立刻就有人在下面嘲諷道“高考這麼多年,咱也沒誕生一個大文豪出來呀!”

反正社會上一夜之間就對這次的事情爭論的非常激烈,大有野火燎原的架勢,這讓很多考生和老師都瑟瑟抖,要是之後高考語文真的考這些題目的話,他們七八年的考試怕不是就白考了。

當然了,這些都會江南大學的考生們沒有關係,因為他們第二天還要繼續接受數學的考試。而相較於之前充滿了爭議的語文,數學的題目反倒是常規了許多。

甚至說有些過分常規了,本來很多考生都會以為這次的題目會出現許多奧數級別的數學題。但恰恰相反,整張試卷中都沒有多少奧數類的題目,反倒是和對於各種數學基礎內容靠的很多。

除此之外對於幾何題目的量也很大,幾乎有一半的試卷都是幾何題,而所有題目裡面最變態的一道,則是一個複雜的計算題。

不是說這個計算題目有多難,而是這個計算題目足足有2o多個已知資料,期間要經過上百次不同的數學運算才能夠得到最終的結果,如果其中有一步算錯了,不會導致整個結構的崩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