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27章 熱點概念股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家小公司之所以能夠迎來如此巨大的漲幅,主要還是我們江南集團的功勞了。

畢竟之前已經說過無數次,江南集團的根基,就是建立在無人可以替代的黑金晶片上面,如果有了第2家公司能夠生產黑金晶片的話,那江南集團的壟斷地位,就能夠直接被打破了。

而如此一來,江南集團的儲存類晶片業務,終端晶片業務,以及剛剛崛起的智慧ai晶片專案等等,那都要大受影響,搞不好江南集團的每年數千億美元的產值,就要全部被這家小公司給拿走了。

嗯,雖然這件事情難度很高,畢竟江南集團的體量擺在那裡,想要成功偷走江南集團市場的機率不高於1%,但市場的想象力是極為巨大的,只要有這個可能性在,那野雞也是能夠變鳳凰的。

所以這家小公司就迎來了市場的巨大認可,同一家市值不足5億美元的小公司,在一個星期之後,就變成了一家總市值突破5oo億美元的大型企業了,雖然這家公司在盈利上沒有任何變化,甚至連如何批次生產他們口中的石墨烯也完全沒有計劃,但這並不妨礙市場的無限看好。

而在這個過程中,高盛自然也是賺麻了,畢竟這家小公司的大股東就是高盛,絕大部分的流通股也在高盛手中。

這家小公司從5億變成了5oo億,那高盛手裡面的股票也翻了1oo倍,如此一來,高盛今年年報的重大賣點也就有了。

而影響不僅僅如此,因為高盛手中還控制了大量其他企業。於是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裡面,高盛名下凡是和石墨烯沾邊的公司,都紛紛跳出來宣佈自己和那家小公司達成了怎樣的合作,從對方手中拿到了大量採購石墨烯的合約,未來使用石墨烯生產的新一代產品就會亮相什麼的。

而讓高盛笑的嘴巴都歪了的是,只要這家企業宣佈自己未來的產品會使用石墨烯,然後這家企業的股價就會迎來暴漲,最少也要漲個2o%以上,最多的,居然還暴漲過3o倍左右。

在稍微有些理智的外人看來,整個股市似乎已經徹底瘋掉了,也已經變得無法理解了。

不過在那些經驗老到的金融人士眼中,這不過是每隔幾年就必然會掀起的一次話題炒作浪潮罷了。

一般來說,每隔最多不過1o年的時間,市場上就會冒出一個級熱點出來,而這個熱點屬於中央空調級別的。

凡是和這個熱點沾邊,那都能夠迅溫暖變熱,股價暴漲。

在另一個世界的21世紀的頭1o年,出現過兩個這樣的熱點,一個是石墨烯,還有一個3g網路。

而在2o1o年到2o2o年之間,這樣的熱點出現過三個,最初的時候是智慧手機,等到2o14年左右,市場的熱點就變成vr裝置和遊戲了。

而等到2o17年之後,熱點又猛然變成了區塊鏈技術。

等到2o2o年之後,元宇宙驟然興起,風光無限。

大家稍微回憶一下當時的社會新聞就會現,在這個熱點剛剛誕生的時候,最初是無數人吹捧這個事物的牛逼。

比如石墨烯,就在媒體的吹捧下,幾乎變成了一種萬能材料,不管是導,還是航空,還是微生物的奈米機器人,那隻要有了石墨烯就不是問題,反正石墨烯非常牛叉,任何東西只要加了石墨烯,那就是高科技的代名詞。

以至於哪怕2o年後,還有吳良的起點小說作家拼了命的稱石墨烯的熱度,還臭不要臉的,給石墨烯換了個名字叫黑金,妄圖利用石墨烯來成為世界富。

大家仔細回想一下就會現,幾乎當時所有推出的新產品,都會宣稱自己的產品內新增了石墨烯原料,彷彿這樣產品就會變得非常的高大上與黑科技。

可偏偏使用者們還就吃這一套,哪怕新增了石墨烯的產品價格會貴上一倍,還是有大量的使用者會選擇購買與石墨烯相關的產品。

這樣自然就導致石墨烯概念股一輪又一輪的暴漲了。

等到石墨烯的浪潮下去之後,隨著蘋果的推出,3g網路浪潮就掀起了,所有和3g網路相關的企業,也是一輪又一輪的暴漲。

最搞笑的是有一家公司只是名字叫做3g,主營業務是賣飼料的,結果股價在一個星期之內就漲了6o%。

之後差不多就是不斷的複製這樣的熱點了,其實最初的時候這種套路還好,畢竟不管是石墨烯,還是3g網路,又或者是智慧手機,這些都是當得起熱點的頭銜的,事實也證明,他們確實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和資本。

這也不算是資本強行捧出來的熱點,在很大機率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