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哭泣的大人~男友的房間~ (第2/8頁)

加入書籤

“丈夫怎麼辦?”

“狗呢?”

“交稿期限?”

“你肯定回來的吧?”

一個一個地回答這些疑問時,我突然發現平素在種種瑣事上,我其實一直受到此人的照顧,已經有十五年了。與精瘦的軀體不相稱,他很能喝酒,而且容易溝通、喜愛讓人快樂的事情、工作能力強、萬事適可而止、有位善解人意的妻子,堪稱完美無缺。

總之,在日常瑣事的問題上,我儘量避免去打擾說著“就當我不在”的丈夫,而是藉助男友的力量,方才走到今天。

初夏的越南是水果的樂園,我每天都品嚐大量的水果。青而甜的香蕉、熟透的芒果、馥郁的釋迦頭(番荔枝)、榴蓮、爽口的柚子、冰涼的山竹、沒有花紋的西瓜、清淡微甜像點心似的火龍果。

上午逛街,下午稍稍工作一會兒,夜晚便是喝酒。

過著這樣的日子,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為什麼我會把盆栽交給男友照看?

我分明是有女友的。

可以列舉幾個理由。年過三十五六的她們多半已經結婚生子,哪裡有時間照看別人的盆栽?而那位男友住得較近,而且辦事一絲不苟,不可能讓植物枯萎。

不過,另外還有關鍵的理由,這是剛才坐小船渡河回旅館的途中發現的。

從許久以前起,不知何故,我就明白欠女友的人情是危險的。

大概包括我自己在內,女友們並沒有絲毫的惡意,卻有將事物時而誇大時而低估的根性。面對一件小小的禮物,她們會極其誇張地感激;而對於巨大的犧牲,卻輕描淡寫地不以為意。

這有時固然堪稱美德,有時卻讓人困惑。

比如說,託她照顧過一次盆栽,說不定曾幾何時,給別人的印象就變成了事無鉅細全部是由她來照顧的了。

而男性在這方面較為實在,總體而言。

這次這位男友,會像女性一般善於享受聊天的樂趣,因而常常被稱為“大嬸兒似的男人”,但在這種地方卻非常有男子氣概,實實在在,讓人放心。

欠了一次情,始終就只是欠一次,男友身上有這種不隨意誇大的清高。

我一面在腦子裡思考這些事情,大白天裡乘上了小船。河水綠中泛著褐色,岸邊高大茂盛的草叢中,有很多色澤花紋與鵪鶉蛋相似的青蛙。小心點哦,這裡的青蛙會咬人的。划船的女人提醒道。

傍晚,雨氣勢磅礴地傾瀉下來。我在賓館大廳喝著西瓜汁,眺望著落雨的情景。大雨冷卻了白晝的熱浪。

然而,對於充滿男子漢氣度又實在的他,我感覺自己似乎總是欠他的情。老是去麻煩他,卻不記得他曾麻煩過我什麼。可能對他而言,我便是“女友”,恰如我看我的女友那樣,是那種儘可能不要欠她們人情為佳的物件。

倘若如此,我雖然佔了便宜,卻並非我的本意。雖然並非本意,卻佔便宜了——也許應該這麼說。

金子光晴的詩篇中,有一首題為《給女人的辯白》的詩作。

給女人的辯白

女人說的話什麼都應原諒女人犯的錯不必心怒欲狂女人的謊言、女人的任性和放蕩恰似點綴女人和服的斑斕花樣將其都視為女人的色彩吧須得極力褒嘉、精心欣賞任憑偷盜還是欺騙,切莫責問瞞天過海,女人們和別的男人幽會,也切勿妒恨不必在意自己的面子自尊無論何時何地都應當氣度寬大胸襟坦蕩。女人才是花中之花然而,對那些不懂得戀愛術的偽劣女子唯有這種女子,讓我們蔑視她蔑視那些既是女人又非女人的假花

在這裡,姑且就遵循這首詩裡主張的原則,以日日摸索戀愛方法的名分請求諒解吧。

即將凌晨兩點了。從剛才起,壁虎就在窗外低鳴。在東京,正是黎明即將到來的時候。

明天很想去買點兒東西。我受人之託,得購買鹽、青瓷茶杯,還有串珠刺繡拖鞋。不用說,自然全都是來自女友的訂單。什麼重呀、易碎啦、不知道哪裡才有賣啊,她們毫不理會。對於她們這份情誼,我當然是竭盡全力予以回應,永遠竭盡全力。

人生,便是這樣構成的。

<h3>禁忌</h3>

我想寫一寫比利。

比利是我在美國認識的。那年我二十歲左右,無所事事地在紐約東遊西逛。在大都會美術館寬敞的展廳內,比利向我打招呼。那時我並不知道,美術館是個勾引無所事事的日本女孩的勝地。

我們談了談繪畫方面的事。我說我喜歡伯恩·瓊斯,他說羅塞蒂更勝一籌。我們談論了羅塞蒂妹妹寫的詩。在美術館前的石階上,我們坐下又聊開了。我買了罐無糖百事可樂,比利卻說應該喝傳統的可樂。

隨後他邀我去他家。比利的家就在附近,說是可以請我吃頓便飯,還說他擅長做菜。

被我拒絕後,比利滿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為什麼?享用美食之後再做愛很快樂喲。”

“做愛?不是光吃飯啊,還要做愛?”

“可能的話。”

比利屬於那種對自己的肌肉頗為自豪的白人,臉上鬍子拉碴,雖說有一雙可愛的眼睛,但是我覺得不能這樣做。

“不行。”

我回答。之所以記住了比利,是因為那番對話十分有趣。

“為什麼?有情人了?”

被比利這麼一問,我便謊稱是這樣。作為拒絕的理由,似乎沒有更合適的了。

“真是滑稽透啦。這麼快樂的事情你卻只跟情人幹,太可惜啦。”

我忍不住笑了。

那時我深信做愛只是戀人之間的事。比利卻說這僅僅是樂趣之一,與吃一頓美餐、看一場電影、外出旅行是同等程度的事情。

“所有這些事,和朋友一起做是最開心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