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冗长沉重,投影幕布上滚动着各地基础设施崩坏报告,每一项数据都如冰锥刺心。
没有完成电网改造的电线在低温下变脆,稍有震动就造成了断裂;
公路、铁路也冻得坑洼不平,非特定的车辆和列车一时间根本无法正常行驶;
尚未顾及到的部分城镇乡村的通信基站设备也因低温罢工。
俞圣卿这才猛然惊醒,早前的准备还是远远不够,就连回家的路似乎都变得道阻艰险。
不过,也不用慌,以货易货的时代,怕是真的要来了。
之前预备的极地列车、极地越野车、雪地摩托,现在看来还是太少,还有破冰船,现在都可以安排上了。
九月十六日,各地主城上报的死亡人数还在增加。
酷热到极寒是导致很多老人没有扛过来的要原因,其次是人们对整件事的认知防范都严重不足,关网宣讲的各种极寒求生技能重视度严重不够。那些常年温暖的南方城市,连雪都没见过几场,何曾经历过这般能冻裂骨头的低温?
除了冻毙街头的,肺炎、心脑血管急症也跟着爆,医院的走廊里挤满了裹着厚棉被的患者,氧气瓶在低温里结着冰碴,连抢救设备都频频罢工。
赤红的数字连续增长了十来天后,有了减缓的趋势。
但花果以外的很多国家都慌了,怎么个事儿?前前后后都两周了,这该死的极寒为何还没过去?
台风龙卷风都没有它这么不懂事。
与花果不同,莲河锅每天更新的死亡人数还在疯狂攀升,这其中冻死饿死占一小半,更多的是抢夺资源,引暴乱导致人员死亡和受伤。
国外不禁枪炮,连续半个多月的饥寒交迫,逼得很多人开始入室抢劫。
暴乱每天都在上演。
终于,在第二十天,俞圣卿手握丰盈物资从熊国换回了一堆钢铁怪物,随后,又从其他几个国家换了一些技术和矿产资源。
当然也不是谁都乐意为了民众的一点儿口粮和一点儿防寒物资,就把自家的宝贝换出去。
对此,俞圣卿不着急。
这鬼畜天气再持续一两个月,他们就该是另一副嘴脸了。到时候,花果的要价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温和。
起早贪黑的忙了这么些时日,俞圣卿终于登上了南下的极地列车。
处理完手头文件,他再次给梅一诺打去电话。
彼时,梅一诺正在狩猎。
早前俞圣卿送回来的卫星电话,被她丢在空间,完全没有接通的可能。
混乱并非只在国外上演,小小的村里这阵子也十分不太平。
持续的极寒,将一些在城里活不下去的乡下人逼回了村。
村里好些人家都收留了城里的亲戚,梅一诺没关心其他人,只冷眼看着梅庆年将梅二叔一家迎进了门。
这些天,她也再没去过梅家,倒是薛红,送了几次排骨和鸡肉过来。
“我听说这场天灾会持续很久,一两年也是有可能的,你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我这边你们不用管。”
梅鸿飞往山里卖东西,家里囤了不少粮和干货,若只是他们一家人加梅琳,算着点儿过,扛过极寒,极热也能撑一阵子。
可多了梅二叔一家,还天天大肉伺候,之后就难说了。
人家是亲兄弟,梅一诺的提醒也只到此为止。
薛红显然被一两年这个时间给吓到了,“不,不会吧!”
一开始大家以为就天,之后估摸十来天到顶了,结果一转眼都小二十天了,外面的温度丝毫没有回暖的趋势,更甚至,来场冻雨,更是加剧了灾情
“我有内部消息。”梅一诺给了她一盒防冻膏:“自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