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8章 (第2/2頁)

加入書籤

民不與官鬥是有道理的,人家有千百條理由嚇唬你(張家認為)。

幾人走出派出所的門口,張大姑暗暗鬆一口氣,長嘆:“唉,家明也忒沒用,他要早到幾秒就成那孩子的恩人了,你們一家也不至於回農村。”

憑另外幾個孩子的能耐,張家恐怕要一輩子在農村翻不了身。

這對老婦人是一個打擊,又哭了,眼睛紅腫渾濁,“他大姑,怎麼辦?你好歹是城裡人了,見多識廣,一定要幫幫你幾個侄女侄兒啊……”

俗話說,一人得道,全家昇天。

張家人目前仍在村裡住,屋子老舊沒錢蓋新的,家裡的錢和三兒子寄回來的錢都給大兒子娶媳婦了。

由於窮,四個兒子中只有老大娶了媳婦,兩個女兒待字閨中。老人指望三兒子和張大姑幫她們找有錢的城裡人,多要一些彩禮錢。

以後全家人都在城裡,另外兩個兒子不愁找不到工作,更不怕娶不到好媳婦。

可以說,張家明是全家人的希望。

哪知一眨眼,頂樑柱沒了,一家人的美好憧憬成為泡影。

“怎麼幫,我老公家在西環又沒熟人……”張大姑正頭疼,忽而靈機一動,“不如這樣,大妹(張家女兒),你找個機會問一問誰和你哥比較熟悉,然後這樣那樣……”

美人計,苦肉計,輪番上陣,哪個好使用哪個。好男最怕女人纏,遲早能問出那小姑娘家的地址。

不管她是不是張家明救的,城裡人好面子,怕麻煩,張家明的死多少與她有些關聯。運氣好的話,對方被張家一嚇,或許就認下這個救命恩人了。

光腳不怕穿鞋的。

家中人口多,賠款、撫卹金看起來很多,實則不耐花。既要娶兒媳婦又要蓋新房子,還有二老的生活質量……總之非長久之計。

唯獨救命之恩最實際,最難償還。

……

這場鬧劇,羅家人一無所知。

這時候,谷寧正帶著三個孩子坐車返回大谷莊,一行人坐的又是拖拉機。

事情是這樣的,谷媽在買了除草劑後,順便到市場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大谷莊那位經常幫人拉貨走鄉鎮道的老鄉。

結果運氣不錯,真的遇上了。

既然有順風車坐,整個後車廂都是空的,她索性又到市場買了一袋米和九隻小母雞,雞籠是老闆送的。

買雞不是為了養,而是為了吃。多買一些,最近幾天都不必下山。

蔬菜不用賣,農村不缺這些。

原先,谷寧擔心小年嫌拖拉機髒坐不慣,哪曾想,倆少年上車後直接坐在車尾廂邊緣,懸著雙腿蕩呀蕩,一邊聊著天。

“哎哎,你倆把腳縮起來,小心捲入車底被壓扁。別坐那兒了,過來幫我扶行李箱。”欣慰之餘,老母親的憂心開始發作。

拖拉機超晃的,一顆小石子能讓它晃成小地震。

“青青,過來,你趴那兒看什麼呢?小心磕著牙。”坐都不坐穩,小丫頭還雙手趴在鐵車欄邊,抵著下巴看風景。

一群熊孩子,個個都很聽話,但總不讓人省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