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九十一章 法海 (第2/2頁)

加入書籤

一陣陣無形的禪定氣機,混合著清聖的檀香梵氣,籠罩了少年,帶領著他進入了一個如夢似幻,沒有任何煩惱的極樂淨土。

淨土之中處處充滿光明,地面平整,由玻璃寶鋪成,又將帝青寶鑄為城廓,由金銀砌為八條寬廣大道,樓、宮殿、小樓屋上飛簷及窗戶、欄楯,都由各種寶石裝飾,處處天香寶樹,排列成行,樹枝上懸掛著天繒綵帶。

少年置身於其中,彷彿證見了無上禪定,十方正覺。無知無覺之中,腳步輕移,以自身足跡印證這一方極樂淨土。

隨處可見垂下的寶鈴在微風吹拂下演奏美妙動聽樂章,似乎都在讚頌佛法的無常、苦、空、無我。少年聽聞之下,只想要舍離慾望糾纏,各種各樣的壞習氣逐漸消除,清淨禪定果位的奧秘逐漸向著他展開。

美妙奇異香花憑空出現,紛紛落下,在他的身邊絢爛綻放,檀香清氣充盈耳鼻,令他的心境更加的平靜,好似化身成了高僧,一念而知億萬世界生滅。

佛土四面有八浴池,底佈滿金沙,香水彌滿。正當他想要進入其中去將自身的汙垢洗滌乾淨之時,淨土如同泡影一樣消失破滅。

少年再次回到了大殿之中,枯瘦如柴的禪師依然是背對著他,手中佛珠輕輕轉動,陣陣誦經梵音入耳,彷彿在告訴他,剛才的一切只是夢幻空花。

“請師尊賜法!”

少年從小聰穎,立刻知道剛才所見的淨土景觀,是自己這個師傅以自身無上禪定境界將其靈魂帶入。立刻在大門口對著枯瘦的禪師跪下,雙手合十,恭敬異常。

心中對於被送來的最後一絲怨氣也在佛門大法之下,煙消雲散。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靈佑禪師背對著少年,看不清面容表情,卻是輕輕的說出了一句佛言。

說來也奇怪,禪師在唸出這句佛言之時,響徹大殿的誦經梵音卻是沒有絲毫的停歇,彷彿有兩個禪師一邊說著佛言,一邊誦經,神通無量。

“這一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乃是為師當年在百丈懷海禪師身邊參佛之時所得,也算是我們這一脈的根基佛法了,你拿去好好參悟吧。”

百丈懷海乃是傳承馬祖道一的法嗣,而馬祖道一更是六祖慧能坐下大弟子,可以說少年現在已經是禪宗最為嫡系的傳人了。

一本淡黃色的經書從靈佑禪師的手中飛出,精準的落到了少年的雙手之中,期間沒有一絲一毫的氣勁波動,就像是神通術法一樣。

少年也算是家學淵源,自小也是練武強身,自認為也算是江湖年輕一輩中的好手。但是今日見到眼前這個面黃肌瘦,好像營養不良的老和尚匪夷所思的佛法神通,心中的傲氣開始收斂,發自內心的對著這個便宜師傅行了一個大禮。

經書只有薄薄一冊,紙張微微泛黃,有著無數不同手記的註解,幾乎可以說是禪宗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本經卷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記載了禪宗最為經典的佛法真言。在當世流傳甚廣,少年家裡也有一卷。

內容相同,五千多字的真言,字字珠璣,蘊含了深刻的佛理。但是靈佑禪師傳給他的,卻是比世俗數萬卷《金剛經》加起來都要珍貴。

因為上面的註解不僅是有百丈懷海,馬祖道一,更有六祖慧能的手筆。

除了這些認得出佛號的禪師註解,還是十數個沒有名號,但是佛理精深的無名大師手書註解。

這是一本見證了禪宗歷史的最珍貴古老《金剛經》,源遠流長,隱隱梵光從註解之中透出,映照在少年俊秀的面容之上,顯現出了一絲寶相莊嚴。

“第一品,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從旁邊百丈懷海的註解之中,少年明悟出這一篇章講述的是“穿衣吃飯即是道,平常心即是道。”

一頁頁的翻閱,感受著無上佛言的薰陶,少年只感覺到平日裡心中積蓄的各種雜念,慾望隨著消散,整個人的心性逐漸的向著佛家清淨靠攏。

只不過,等到他將整部《金剛經》通讀完畢之後,卻微微的皺起了眉頭。

因為,這一部經卷,只是講述了各種佛理,見聞!

卻沒有一絲一毫關於修煉神通的法門,心境還沒有臻至禪定境界的少年,心中對於“佛法”的追求更甚於“佛理”!

“師尊,弟子求法!”

最終,少年將手中的經卷合上,對著依然背對著他的枯瘦禪師請求。

“吾等禪宗修行,理為本,法為末。徒兒你確定要捨棄本源大道,修煉旁枝末節?”

聽了這句話,少年微微猶豫了一下,但是想到了剛才一念之間執掌億萬世界生滅的至高感受,堅定的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麼徒兒你首先要有足夠承載‘佛法’的‘境界’。”

“敢問師尊,弟子該如何做?”

“寺中有常住僧眾五百餘,然而最近的水源都在五里之外,你可願每天擔水來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