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8章 (第2/2頁)

加入書籤

沈煊重重跪在地上,

“不論陛下聖裁如何,臣等必當一力衛之。”

話音剛落,室內一瞬間靜的可怕,其實出口的那一瞬間,沈煊便明白他此舉著實有些僭越了。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數年的君臣相得,哪怕沈煊將君臣本分四字牢牢刻在心上。但面對這樣一位以公忘私,心懷天下民生的有為君主,那一瞬間沈煊究竟還是多了份惻隱之心。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他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能力有之,但不可否認,對方的信任也佔了絕大多數。

在對方不掩驚詫的目光之中,沈煊深深頷首。

君臣多年,兩人光下過的棋局就有數百之多,正如沈煊瞭解天成帝,而天成帝何嘗不瞭解對方,方才所言,不可否認司馬睿也著實吃了一驚。

“朕以為,沈卿一心求穩,必然不願看朝堂紛爭四起。”也不會說出此等大膽之言。

話雖如此,司馬睿微微一笑,眼中終究多了些許溫度。這幾年,二人算不得純粹的君臣,卻也算不得真正的知己友人。

但今日,他想,終歸是友人多過於君臣的。

沈煊眼中微動,最終仍化作一派堅定。

“陛下心中自由一番溝壑,臣相信,您不論作何決定,心中必然是以天下為先。”

這般便已足夠。

天成帝起身親手將殿下之人扶起。

“沈卿之心,朕必不相負。”

***

走出御書房,沈煊抬起頭,不知何時,天色已然暗沉。寂靜的宮道之上,一旁的小尋子仿若無意一般說起。

“前些日子,宮裡頭都說莊家姑娘要賜給三皇子做皇子妃吶,誰成想今個兒卻成了大皇子側妃。”

沈煊手下一顫,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怪不得陛下今日竟心灰至此。

對方此舉,已經是明晃晃的陽謀了,但大殿下最終還是走了下去。此時此地,對方究竟看不看的出已經不重要了。

倘若那位未曾識破了對方醉翁之意,心思未免太過單薄,陛下如何放心以萬里江山輕易託付。但若是對方分明知曉後果,但仍這般走了下去,陛下只會更加心灰。

權謀尚能多加歷練,但心性卻更為難改……

沈煊回頭,哪怕正值黑夜,諾大的宮圍依舊巍峨如故。天下人夢寐以求的至尊之位,哪裡又是那般好坐的?

而此時御書房內依舊燈火通明,見沈侯爺走後,陛下明顯好上了許多。李總管還未來的及高興,便聽上首之人忽然道:

“將這封詔書拿去燒了吧,就在殿裡,李庸你親自來。”

看著上首帝王一臉淡漠,李總管悚然一驚,哪怕已經經過大風大浪,拿著詔書的雙手依舊顫抖不已。熊熊烈火很快便將一切吞噬。

只見被火焰席捲的明黃色殘布中,“太子”兩個大字若隱若現,李總管擦了擦額角溢位的汗意,卻是不敢在多看上哪怕一眼。

正在李總管心驚膽顫之際,卻聽上首帝王再次開口:

“李庸,今日御書房內除了衡兒並未再有其他人過來,嗯?”

李總管很快明白上意,馬不跌的點頭道。

“回陛下,今日下午御書房內並未有人來過。”

李總管說的信誓旦旦,心裡卻已經再盤算著如何封住底下那些小崽子的嘴。

還有那位沈侯爺,日後也得好生恭維著才是。

****

翌日,聖人連發數到旨意。大皇子司馬衡授封明王,並賜承恩公莊家之女為側妃。朝中眾人不由大驚失色,明者,日月之交輝也。可以說是極好的封號了。然而再好的封號那也是王爺而非太子啊!

本以為聖人心意已然明明白白,下任儲君必然不做他選,誰曾想怎麼就出了岔子呢?

而其中更為驚恐的莫過於莊家無疑,自家數年所謀終於得嘗,按理說本該高興才是,但涉及到外甥儲位,莊侯爺此時哪裡還有心情想旁的。便是在傻他也知道,若是外甥沒法子繼位,等待他們莊家的又是什麼?

莊侯爺不敢往下想去。然而更令大皇子一黨心神劇裂的是:

隨著大殿下封王,正式在朝中有了實職,陛下好似終於想起了後頭幾位兒子一般。一時間成年的幾位皇子悉數封王,戶部,工部大理寺遍地可以說開花。

莊侯爺聞罷幾乎快要暈厥過去。

宮中,面色呆滯的接過聖旨,司馬衡心中一片寒涼。一時間竟是不知今夕何夕。

與之相反,眾皇子府中,幾位新晉王爵卻是一派歡喜。

哪怕此時此刻,眾王爺心中無比清楚,於皇父而言,他們之於皇兄不過是那磨刀之石,他山之刃。

但那又如何,身為皇親貴戚,誰又甘心一輩子碌碌無為。

不曾被磨過的刀具不論外表在怎麼光鮮亮麗,依舊不過廢鐵罷了。那麼不曾磨過刀的石頭呢?

於皇家來講,只怕是連塊兒廢石都不如。

不論眾位皇子心中作何感想,一枝獨秀的時代終將結束,百舸爭流才是未來大勢所在。

朝臣們或恐懼,或興奮,或是躍躍欲試。然而歷史的腳步從不曾因誰而稍作停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