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1章 (第2/2頁)

加入書籤

“若是沒有顧家,沒有祖父,哪裡能有今日的皇上?

這話,其實已經有些大逆不道了。顧策自然也能明白。只是此時卻沒有絲毫想要停下來的意思,只是手中的杯子卻握的更緊了些。言談間不乏憤懣之意。

“呵呵,這功成了,朝堂也安頓好了,只一句暗示便要讓咱們乖乖的往後退。天下間又哪有那麼好的事兒,咱們這些年的權勢從何而來,那都是顧家兒郎的鮮血給鋪出來的?”

“交出權柄,以後將顧家的生死存亡都寄於上位者的一念之間嗎?”

最後一句,顧策語氣不禁有些嘲諷。

“大哥這些年來,當是比弟弟更加懂得皇權才是。”

相對於顧家大哥的激動,顧笙此時語氣卻是頗為平靜。皇權,從來不是可以論起是非道理的。跟上位者談功勞。本就是一件極其可笑的事。

“顧家權勢如此,又有哪個皇帝能容得下?哪怕是大哥心中的所謂明主,待到一朝掌權,第一個槍頭對準的便是顧家。”

當今這幾位殿下,恐怕沒有哪位是真正省油的燈。他哥哥恐怕其打錯了主意。

“七弟果然還是這般敏銳。”枉他還以為自個兒這份動作已經足夠隱晦了呢。結果連久居在外的七弟都能看出端倪。

顧策微抿了一口清茶,眸光沉沉。

“難道陛下的動作還不夠明顯嗎?”

幾番行為之下,就將兩者之間的同盟剪掉了大半。其中深意,他不信大哥會不懂。

果然,此時顧策臉色又沉了些許。

寧王殿下作為目前宮中最為得寵的貴妃之子,從小盛寵頗隆,卻絲毫不顯嬌縱。平日裡又素來禮賢下士,在文人士子之間的宣告極佳。

也是目前太子之位呼聲最高的那位。對方既然主動丟擲橄欖枝,他哪裡有不接的道理。

只是陛下這一連串的動作是什麼意思?這是不滿顧家參與奪嫡,還是…………

顧策突然間不敢在想下去。

只是看著自家弟弟那雙瞭然的眼神,顧策也著實沒辦法在自欺欺人下去。只是心裡到底還有一絲奢望。

“陛下又何至於做的這般明顯?”畢竟這些年來當今都對太子之事閉口不言,如今這般豈不是直接告訴大家,陛下他並不想縱容寧王殿下的野望。

難道是陛下的身子真的出了問題?想到這個,顧策心裡也難免焦燥了起來。

當今如今成年了的殿下一共四位。

大殿下,吳王,生母德妃娘娘,不過一小官之女。多年來入主兵部。素來好爽大方,跟兵部那些小將們關係也極好的。

古來立嫡立長,吳王殿下身為正兒八經的長子,又頗為能幹。自然擁護者甚重。

二殿下,魏王。生母淑妃娘娘,歷代清流之後。本人又素喜詩詞歌賦,甚至書畫也是一絕。憑著這些,狠狠的俘獲了一眾文人士子之心。在清流之中更是名聲極佳。

三殿下,靖王。生母早逝,由賢妃娘娘扶養長大。賢妃本出身大族,按理來說應當是能給對方極大的支援才是。可惜誰成想賢妃十幾年後卻是破天荒的老來得子。

雖然八殿下此時還未成人,但也離得不遠。對於張家來說,自然是自家親外孫更有價值一些。

何況,靖王這些年入主戶部,行事又頗有些較真兒,因此在百官之中宣告不是很佳。張家就更不會為其吶喊了。

這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孫子,哪裡值得張家冒險。

六殿下,寧王。貴妃之子。出身江南大族。本身也頗具才華,又禮賢下士。在官員士子之中頗有呼聲。

若是陛下當真無意於六殿下,那上面三位,必有一位將成真龍。畢竟陛下的身子恐怕也等不了許久。

顧策不禁深深的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顧笙見狀,心頭不禁一嘆,大哥他果然還是放不下今時的權利地位。

“當今對顧家尚還有一分顧念,但繼任者和咱家可是沒有絲毫感情。大哥若是有心想著這些,倒不如想想怎麼把手中該放下的放下。”

顧家畢竟輝煌了這麼些年,哪怕當今有心思削弱,但畢竟是自身母家,手段自然溫和了許多。因此此時的顧家,雖跟以往遠不能比,但手中還是有些個東西的。

顧策聽後只是點了點頭,眉頭還是微微擰著,也不知有沒有將其放在心上。

無論關係如何,客人離開,主人家都要相送一番的。將要踏出大門的那一瞬間,顧策卻突然轉過頭來。

“阿笙,時至今日,無論你信還是不信,當年大哥所想,不過是要你暫緩幾年入仕,自始至終從未有要下重手的想法。”

說完之後,也沒有在看對方的表情。顧策直接便轉身大步離開。只是還沒走幾步,腳步便攸的一頓。

“當年之事,我一直都知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