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第2/3頁)

加入書籤

一共做出三種不同口味的魚丸來。

在做菜方面,明高陽的創新精神是蘇千涼寧願調料缺失日後吃得清湯寡水也得讓他試的。

出來的結果還不錯。

一一品嚐過後,蘇千涼給了評價:“炸魚丸還可以再早一些撈出來,辣椒魚丸的辣椒粉放得太多,炒魚丸……蔬菜再熟一點會更好吃。”

明高陽:“老師,這些做法您都做過嗎?”

“當然。”蘇千涼給他報了一系列菜名,“魚丸湯、炸魚丸、煮魚丸、咖哩魚丸、糖醋魚丸、紅燒魚丸、番茄魚丸……你根本想不到我做過多少種魚丸。”

暫且不說因烹飪方式不同而不同的各種魚丸做法,還有因地方不同而不同的魚丸,加起來一日三餐不停地吃,也能連吃半個月不重樣。

光是報出來的這些菜名,明高陽已經聽得快要流口水了:“老師,我們明天做嗎?”

“哪來的材料?”蘇千涼反問他,“你是見過我這裡有咖哩,有醋,還是有番茄?”

所有人:……

明知道做不出來還故意報那麼多菜名來誘惑他們,真的是太可惡了!

帝國科研院,金司禹默默把聽到的菜名全部記錄上。

以防萬一,院裡不止得準備很多魚,還得把魚丸做好準備起來。

吃完晚飯,幾人在收拾清洗碗筷,明高陽做了一半想起什麼,跑來找蘇千涼:“老師,今天沒來得及做子姜炒鴨,那就明天做吧?”

子姜炒鴨是蘇千涼自己提起來的,即便不太想讓明高陽他們天天過來,也只能應下。

“明天過來記得帶些子姜。”

“子姜是什麼?”

“就是嫩一點的生薑。”說起來了,蘇千涼就順便科普一番,“子姜是姜芽,脆嫩、微甜、無渣,也可以叫嫩姜。普通生薑更老、更辣、有渣,可以叫老薑。”

光一個生薑,還有子姜和老薑的區分?

很多人長了見識。

呂歐離帶來的生薑位置最接近,擦乾淨手,翻了翻袋子,還真的被他翻出一個嫩姜來。

想想蘇千涼的評價,他把嫩姜往乾淨的水裡沖洗一遍,直接放進嘴裡咬了一口咀嚼,“千涼,嫩姜還真的脆脆嫩嫩的,不過甜我沒吃出來。”

那是因為你味覺遲鈍啊!

嘉賓和觀眾再明白不過,沒有說出來。

蓋彭彭問呂歐要了一點,呂歐大氣地分了他一半,蓋彭彭嘗過之後點了頭:“微甜,沒有果子的那種甜度,比較輕微。”

這麼一說,幾人全好奇地去吃嫩姜了。

嘗過之後,又不信邪地去吃老薑,頓時被刺激得大口喝水。

明高陽抱著一大杯水狂喝,邊喝邊不忘報告他嘗過嫩姜和老薑後的感受:“老師,您說得太對了!研究復古食品真的太不容易了!”

呂歐幾人連連點頭,光是一個生薑就得吃這樣的苦頭,為了研究那麼多復古食品,蘇千涼肯定走過不少彎路,吃過不少苦頭。

從來沒生啃過老薑的蘇千涼淡淡笑著,不予置評。

等他們收拾完畢回營地以後,蘇千涼關了小蜜蜂機器人,去看秦玉堂他們。

自從知道第一軍團的軍人會跟著直播間做菜,並且秦玉堂的水平還不錯之後,她每晚都會過來看一次,問問他有沒有哪裡不懂的,幫忙解決疑惑。

前幾天做的菜式還算簡單,跟著直播間做下來都沒問題,今天剛過來,秦玉堂就說:“蘇小姐,我的魚丸顏色不太對。”

蘇千涼夾起一顆魚丸看了看,顏色確實不對,有點偏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