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章 (第2/2頁)

加入書籤

她此刻的心情,和首次坐纜車一樣,充滿興奮與激情,感覺特別的爽。

興奮歸興奮,她沒有一下子飛到山頂,而是沿著山路飄。她不能長期依賴交通工具,等長大後終歸要步行上山,現在權當熟悉一下環境。

有“車”坐,省力,羅青羽終於有心情欣賞一下風景。

丹爐山和枯木嶺不同,山路兩邊光禿禿的,沒有花香,沒有野草。

山間的林木枝繁葉茂,藥田一壟壟的,透過些微光亮可以看到生長靈秀的各種藥草。樹木與藥草,是人為種植才有今天的綠意盎然。

無人種植野草,地裡、路邊顯得十分乾淨。

這裡靈氣充盈,用之不盡,正是讓植物長期以來生機勃勃的原因。

至於原理,這得問它的第一屆主人,反正歷經千年,它的靈氣不曾減少半分。

羅青羽乘著扇子,沿崖邊的那條小路直入繁茂的樹林。

林間,層層疊疊的枝葉擋住她的視線,看不到斷崖的方向,終於有了腳踏實地的安全感。

越往上飄,路兩旁的林子越發稀薄,反而藥田漸漸多了起來。每一壟地種的農作物各不相同,根據藥草的特性分類種植,很好辨認,方便門外漢的採摘。

耳邊隱約聽見一陣水流的嘩嘩聲,隨著距離的縮減,水聲越來越清晰。

半晌,她飄到樹林的出口,眼前豁然開朗,一馬平川。

山頂到了,一片片疏密有序的藥田無遮無掩地映入眼簾。

而藥田的盡頭,是高高矗立的一棟巍峨宏偉彷彿天然生成的巨石建築。它呈品字形,門前是一個寬敞的場地,華表高高聳立,石柱頂上有一承露盤。

那是仙家建築的象徵,求道之人喜歡採用的一種風格。

其中一根蟠龍柱上的承露盤有水湧出,嘩啦啦的像瀑布似的落下,正是她方才聽到的聲音。柱下建有乾淨的石渠,水流潺潺,沿著渠道湧入右方的池裡。

一看到水,她的喉嚨一陣乾澀咳。

好渴!讓扇子飛矮一些,然後跳到池邊雙手捧起水就喝。

說是池子,其實是一方清澄明淨的湖泊。

水是靈泉水,說它能治百病又太誇張,頂多使人更加精神抖擻。

想治病,還得靠丹藥。

湖泊周圍建了數道小溝渠,並巧妙運用溝渠、竹筒引水,通向山間各處藥田。樹林的用水不講究,它們不像藥草那般金貴,根部深,可以直探地下水。

此處無白晝之分,煉丹導致地熱,藥草每隔三天澆一次水。湖泊旁有一輛水車,它設計精妙,當水積滿一定量便自動傾洩,沿著溝渠與竹筒流向藥田。

而那個量,恰好是三天。

她的前任、前前任都不是什麼勤快人,但懶人有懶主意,引水設定讓他們完全不必為藥田操心。

這是羅青羽初次進來時,扇子傳給她的資訊。當時不以為然,今天眼見為實,少不得一番感慨,古人的智慧實在讓她望塵莫及,難怪人家說她是廢材。

除此之外,廣場邊的石燈裡散發淡淡光芒,長明不熄。

因為裡邊盛的不是火,而是一顆顆夜明珠,是這裡唯一能夠用金錢衡量的物件,對普通人來說異常的珍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