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九十四章 《摩訶止觀》 (第2/2頁)

加入書籤

“‘大日法界印’乃是為獨一法身之印,蘊含佛祖最強的降魔神通大力,可以溝通虛空法界中的金剛界。每一擊使出,幾乎都能夠造成天崩地裂的末日。”

“如若你在人世間使用此法印,恐怕不僅自身法力元神被虛空法界抽乾,就算是僥倖不死,也要應對億萬眾生死亡的因果業力。不知道多少世輪迴才能夠洗刷乾淨。”

聽到靈佑禪師如此說,姬博弈暗呼僥倖,他只是知道這三大手印似乎很厲害,但是到底厲害到何種程度,卻不得而知。

現在知道了,不由得慶幸自己不能夠將之使出來,要不然的話,恐怕已經不知道轉生成了什麼畜生去還債了。

“而另外的‘法界定印’卻沒有那麼恐怖的殺罰威力,能夠在人世間使出,但是也不是你如今的修為可以駕馭使用的。”

“至於最後的‘金剛界自在印’,你可以將他忽略,當你需要用到它的時候,自然就會使出它。”

沒頭沒尾的禪機,讓姬博弈很是不習慣,秀麗的眉頭微微皺起,不過卻不敢打斷眼前這個便宜師傅的話語。沒有了他,又有哪一個佛門高僧能夠給他解釋三大手印的奧秘呢!

“佛門大法,講究的是頓悟和循序漸進,兩者雖然矛盾,但是卻又是相對的。徒兒你雖然在‘禪定’之中頓悟了三大手印,卻還需要循序漸進的修煉,積蓄足夠的法力念力,才能夠有足夠的境界將之使出來。”

說道這裡,老和尚從自己坐著的蒲團之下抽出了一本淡白色的經卷。

上面《摩訶止觀》四個莊嚴的大字,讓他知道這就是他們這一脈修煉的法門。

“此書詳述禪宗法門,由釋迦牟尼、龍樹菩薩一脈相承,分為漸次、不定、圓頓三種止觀,修煉至最後,於三諦圓融之境,立一念三千之觀,闡明圓頓止觀法門的深旨。徒兒可以拿去好好參悟修行,有什麼不懂的儘可過來詢問。”

姬博弈沒有客氣,將這本《摩訶止觀》接過,放入自己的懷中,與那一本三年之前得到的《金剛經》疊在一起。

隨後,還是忍不住提出了關於三大手印的問題。

“師尊,不知道有無方法,讓弟子修行參悟大日如來三大手印?”

聽到這句,靈佑禪師睜開了自己原本閉上的雙目,微微一聲嘆息,好像是早就知道了他會問這個問題一樣。

“徒兒,等到你修成《摩訶止觀》中的‘諸見境’之後,再來和老衲討論這個問題。”

諸見境?

帶著深深的疑惑,姬博弈也不敢太過於暴露自己,沒有再問下去。起身對著枯瘦的老和尚雙手合十,行了個佛禮。

吱嘎一聲,大殿正門開啟,俊秀的小和尚輕輕的邁了出去。

他沒有發現,在身後,老和尚原本明亮睿智的雙目之中,透露出了一絲前所未有的迷茫。

回到了自己的禪房之後,姬博弈靜心平氣之後,翻開了《摩訶止觀》,先是從頭到尾通讀了一遍。

整本經卷共有十章,即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簡稱十廣。

第一“大意章”為一書總綱,並將其下九章概括為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五段,略舉全書的大體,簡稱五略。

兩者合稱五略十廣。

不過對於姬博弈來說,只有第七“正觀章”,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為這一篇章才是修習止觀的法門,也是全書的中心。

總共有十境十觀!

所謂十境乃是陰入界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定境、諸見境、慢境、二乘境、菩薩境!

十觀則是觀不思議境、真正發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識通塞、道品調適、對治助開、知位次、能安忍、離法愛!

前者是自身參悟佛法的境界,後者乃是修持的法力。

一般來說,佛門弟子從開始修煉,沒有頓悟這樣的逆天機緣的話,大概需要數百年才能夠修煉至“諸見境”。

只不過,靈佑禪師採用的教育方法不一樣,前期三年多的苦功磨練,讓姬博弈厚積薄發,一舉晉入“禪定境”。

離“諸見境”也只有一重之差而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