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0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登門

“幾日不見, 皇阿瑪您瞧著愈發地精神了。”與外間的喧囂熱鬧不同,養心殿此時靜肅依舊。幾年下來胤禛身上威勢愈發重了起來,眾宮人更是侍之尤恭, 不敢有一絲懈怠。這會兒一身明黃端坐在案, 弘曦甫一進來還以為瞧見了自家皇瑪法。

不過弘曦是誰,很快便回過神兒來,神色如常地上前問安。

“回來了!”聽到聲響, 胤禛抬頭淡淡瞅了自家兒子一眼, 見這人衣角處還殘存著些許溼意,只一瞧便是匆匆從別莊上趕回來的。想到這些時日的種種鬧劇, 胤禛素來端肅的面容上難得露出幾許揶揄來, 隨意將手上摺子擱在一旁:

“你倒是個慣會躲清閒地,永珩這幾日可沒少進宮抱怨。”

“嗐,那小子眼瞅著過幾年也要娶福晉了, 也是時候該學學如何待人接物了。”神色自若地扔了顆杏仁兒擱嘴裡, 弘曦面上可沒有半點壓榨自家兒子的羞愧感。“能跟在九叔身後四處坑人, 兒子且瞧著那小子心裡可得意著呢!”

說到這個, 弘曦便不由扶額,也不曉得是不是讓這小子掌管小金庫時間太早了些。自打十歲那年成功投資成了幾樁生意,永珩這孩子便一發不可收拾。幾年趁著海關這場東風, 又來陸陸續續投了許多個潛力股, 如今這會兒身家都快趕上他了。

後知後覺,自家兒子竟是傳說中的點金之手?

失笑著搖了搖頭,弘曦只感慨自家兒子果真天賦異稟。倒是胤禛執著杯子地手微頓了頓, 抬眸細細瞅了他一眼, 方才輕聲嘆了口氣:“永珩聰慧, 於整個愛新覺羅氏俱是是少有, 早前朕還以為能接下你的擔子。”對於大清這麼些年的變化,根源究竟在哪胤禛自然不會不明白,這種力量,自是掌握在自家手上最為保險。

然而事實上,皇室這麼些小輩,聰慧者有之,然如自家兒子這般於此道天賦異稟者卻再無一人。

“人各有志,往後科技要發展,總不寄希望於一人之身。”隨意擺了擺手,弘曦這一點看得極開:“再說了,永珩不行,不是還有尼楚赫嗎?皇阿瑪您不曉得,那丫頭兩歲多點兒,市面上流行的數字歌只聽了一回便能流利唱出來了。”說到自家姑娘,弘曦面上難得帶了些許得色。尼楚赫生於雍正十年,那會兒弘曦二人都已過了三十,一兒一女也算難得圓滿。尤其這孩子長相幾乎全了兩人的優點,又是難得機靈,可以說極得一眾長輩喜愛。若非礙於弘曦二人,烏拉那拉氏怕是恨不得日日養在跟前。

想到乖巧伶俐的孫女兒,胤禛面上不由和緩了許多,只對弘曦這般說法心下卻是不置可否。多年來一力革新舊弊,胤禛自是並非那等頑固不化之人,然到底自幼禮教使然,對於女兒家,心下期許卻也與男子截然不同。

弘曦心下明白,也不多辯解什麼。未來如何還不一定呢?兒子也好,女兒也罷,人生都是自個兒的,他並不想將任何人的思想強加於對方。

眼瞧著即將開宴,弘曦並未在此多留,最後看了眼御案右邊側,依他家阿瑪的勤政程度,難得半個晌午仍空落落沒個幾本摺子。一直到走出養心殿,弘曦才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是怎麼了?”轉過工字廊,弘曦尚還未掩下唇角的笑意,迎面便碰上了匆匆而來的自家大哥。不過待看清對方懷裡抱著的那坨熟悉的紅糰子,當下也顧不得什麼了,忙伸手將小傢伙抱了過來。

許是知曉自個兒闖了禍,這會兒小傢伙格外乖巧。將腦袋整個兒縮在自家阿瑪懷裡一動不動。

得,看來這禍闖地還不小。弘曦俊眉微挑,用眼神示意自家大哥。卻見對面弘暉微微搖了搖頭,伸手在紅糰子露出的小呆毛上輕撫了撫,旋即卻是輕描淡寫道:

“小孩子之間打鬧,不是什麼大事,不過這丫頭隨弟妹呆的煩了,想要來尋你罷了。”

“大哥你就是慣的她!”心知絕非這般簡單,弘曦卻也未多問,大哥既然說了,證明事情已經妥善解決。

再說,自家這個,別看人小,鬼心眼兒子卻也一個不少,若是吃了虧,這會兒怕早已經從坤寧宮哭到養心殿了,哪還能有這麼個消停的時候。

將小孩兒往懷裡緊了緊,索性時候還早,兩人就這麼有一搭沒一搭地隨意走著。“對了,三弟方才可是從養心殿出來,是遇上什麼有趣之事?”

說到這個,弘曦可就忍不住了。“大哥,你不知道皇阿瑪他老人家………噗………”笑夠了一陣,弘曦這才將方才所見一一道來,而後還裝模作樣地輕嘆一聲道:

“唉,皇阿瑪早前那般淡定,弟弟我還以為他老人家真半點不為所動呢,沒想到………哈哈哈。”若按往常這個時間,批好的摺子早就有半臂這麼高了。

一想到自家阿瑪心裡小人已經激動的一蹦三尺高,面上卻還要做出一副上善若水的淡定樣。弘曦就忍不住想笑,這麼些年了,自家阿瑪這暗戳戳地性子還是丁點兒沒變。

弘暉聞言卻是淡淡一笑:

“此次來朝之藩國已餘三百之數,其中有多半願奉我大清為主,歲歲納奉。盛唐之勢也莫過於此,皇阿瑪心下激躍也是常理。畢竟………”不知想到什麼,弘暉輕聲嘆了口氣:“早前的情形咱們都知曉,皇阿瑪自承訓以來,革除舊弊,整治吏治,一日不敢放鬆,方才有了今時之景。”

於一國帝王而言,其中滋味怕是難為外人道也,便是親兒子也是一樣。想到自家阿瑪鬢間越來越多的斑白,弘曦唇角地笑意也落了下來。

臨近大殿,激昂的鼓樂聲愈發清晰了起來,風琴伴著鼓瑟,東方的古典餘韻配合著西方近乎酣暢的節奏,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兩人來的並不算早,諾大的太和殿這會兒已經坐滿了人。清媛早就隨著太子妃等一眾女眷落座,此刻見著弘曦身前的小紅包,方才鬆了口氣。至於永珩,那小子這會兒正操著一口流利的法語同一位法蘭西使者相談甚歡,弘曦大體瞧了一眼,見對方面上笑意愈發和氣,不由暗自為那位公爵閣下捏了把汗。

“咳咳………太子大哥,三弟!”見二人過來,一旁的弘昀掙扎著想要起身,卻被弘暉眼疾手快地攔了下來。

“不必多禮,二弟身子不適,理應好生將養才是,皇阿瑪不會責怪地………”看了眼四周愈發喧鬧的環境,弘暉微微皺眉。

“無礙,這麼些年了都過來了,倒也不差這一日兩日的……咳咳……再則,這般盛景,若是……若是錯過了,豈不可惜。”

環視著周圍各色人種的使者,聽著這些人話裡話外一字一句對大清的推崇,弘昀略帶蒼白的面上不由透出幾點紅暈。顯然,在場同弘昀這般想法的並不在少數,弘曦打眼望去,連宗氏那幾個不問世事的老親王這會兒都強撐著身子端坐在側。

大殿西側,幾位西洋使者正對手下自行傳送著的桌面,如流水一般傳遞著的美食好奇不已。操著一口漢化不斷向身旁之人詢問,被僥倖問到的官員下意識挺直了脊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