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0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病重

到底是親孫兒, 德妃自是不可能虧待,賜下的兩位俱都是往屆記上的秀女,雖家世上低了些, 倒也算的上身家清白。兩位格格一清雅一柔婉, 單論容色,竟是比之弘暉福晉也不遜上幾分。

索綽羅氏只打眼一瞧心下便明白了幾分:想來對於她這兩年霸者世子爺,在後院一家獨大的行為, 宮裡娘娘怕是早已頗有不滿了。

閉了閉眼, 強壓下心間的酸澀,再度睜開眼時, 榻上之人已然恢復了往日的溫雅端靜, 連聲音都聽不出絲毫起伏:

“孟佳氏那兒如何了?”

“回福晉,夫人早前已經去瞧過了,說是那邊兒早已經準備妥當, 這兩日便能入府。只是………”頓了頓, 老嬤嬤有些不樂意道:“這孟佳氏父兄雖都在老爺手底下, 可到底官宦人家。比不得福晉您身邊那幾個小丫頭, 身家性命都在咱們手上。日後如何也翻不出什麼浪來,再不濟這府上包衣出身,容色姣好的奴才也不是沒有, 您又何苦………”

看著上首愈發威嚴有度的姑娘, 老嬤嬤只覺萬分不理解。

“你不懂………”輕撫著還未顯出的肚子,索綽羅氏搖了搖頭:“有些事,既是做了, 便要做到盡美才好。尤其還有宮裡娘娘珠玉在前, 咱們這邊倘真要如此, 只怕在福晉那頭, 便要落下一成。”反倒加深了她不容人的印象,更何況………

還有一點,索綽羅氏沒有說的是,同床兩年,有些事她還是瞧得出來的,例如自家爺對於那些包衣世家的態度………

看著眼前細細斟酌,衡量利弊的姑娘,老嬤嬤突然狠狠地鬆了口氣。比之早前泡在滾滾溫情中難以自拔的模樣,還是如今這般,讓人心底更踏實些。

夫人早前交代的對,這女人啊,還得時時清醒著方能立得住,如若不然,光靠男子的溫情哪裡又能靠上一輩子呢?

***

府上驟然突然多出了這麼幾個人,索綽羅氏原本已經想好如何應對福晉的詢問,誰曾想不拘四爺還是烏拉那拉氏竟都是一副一切如常的模樣,從始至終連問都未曾問過一句。

這般態度,索綽羅氏鬆口氣之餘心下不免多了兩分忐忑。其實知子莫若母,若說弘暉兩口子這些時日的反常烏拉那拉氏沒有半分察覺自是不可能的。私下也並非沒有心焦過,急躁時還是一旁的四爺一語中的:

“左不過後宅瑣事罷了,於弘暉心下,未必能占上幾分。”隨意地撥弄著手中的佛珠,胤禛對枕邊之人的憂慮不以為意。這些年,不論是弘曦堅持娶個沒甚助益的福晉,還是身為世子的弘暉後院多年來空落落一片,身為一家之主的胤禛從來都沒多置過一詞。

無他,左不過信任使然。四爺心裡很清楚,他那兩個兒子,便是人情上少些歷練的弘曦,也決計不是個會被女人拿捏的主兒。

“大男兒生於天地,自當以功業為要。”末了,只聽胤禛淡淡道。

烏拉那拉氏輕輕嘆了口氣。

年前,帶著幾位新人往宮裡走了兩遭,紫禁城中有關弘暉福晉善妒,不能容人的傳言當即便不攻而破。常人見狀也只以為雍親王府過於重規矩,不教庶子為長之故。

甚至還因為索綽羅氏甫一懷孕,便親自上門為自家爺求了官家嫡女之故,一時間贊其大度賢惠的不知凡己。

哪怕弘曦平素並不愛聽些小話,有些流言還是不免傳進耳中。瞧著眼前相攜而立,於眾人中談笑從容的兄嫂二人,恍惚間,弘曦竟是有種昨日重現之感。想當初,太子二伯………

猛地搖了搖頭,弘曦忙將這般荒謬的想法拋了出去。只自此以後,下意識的,弘曦陪著自家大哥的時間愈發多了起來。

不過很快,他就顧不得操心這個了。

才翻過年,宮裡的紅綢尚還未來得及褪下,寧壽宮便傳來了太后重病的訊息。西側院兒,正一心為弘昀婚事盤算的李側福晉登時臉色便落了下來。

一行人換好衣裳匆匆趕到之時,還算寬敞的寧壽宮已經擠滿了密密麻麻的皇親貴胄。不拘真情還是假意,這會兒面上都帶著十足的擔憂之意。康熙更是伸手接過湯藥,親自奉於太后榻前,神色難掩悲拗道:

“皇額娘,兒臣在此!”

床上的老太后這會兒神智顯然已然不大清醒,連身旁之人的話都聽不大清了。只一雙滿是皺紋的眼睛費力睜著,目光更是死死地盯著一處。

康熙很快便注意道床榻之側,那道極為顯眼的屏風。

只見一望無際的原野之上,墜著些許不知名的白花,烈日下,只見少男少女們穿著各色的衣裳,縱馬疾馳,襟飄帶舞。神情無不肆意而快活………

康熙幾乎顫抖著聲音道:“皇額娘,皇額娘只要您好起來,不論在哪,兒臣必會親自帶您過去,皇額娘………”

“不……不必為……為哀家勞師動眾……”回過神來兒,哪怕眼中閃動著幾欲使人癲狂的渴望,老太后依舊神色堅定地搖了搖頭。哪怕生命的最後時間,博爾吉格氏依舊是理智而清醒的。

她太明白了,蒙古如今勢弱,一個死在紫禁城重重宮牆裡的太后,遠比一個死在科爾沁的琪琪格有用的多。尤其在看到身旁之人眼中隱約閃過的愧疚之色時。

緩緩將口中的苦藥汁子嚥下,只見老太后滿目慈和地看著床邊跪著的一眾皇子皇孫們,旋即示意一旁的嬤嬤將一個檀木製的鎏金盒子奉了上來:“趁……趁著哀家這會兒還能有些記性,便先將這裡頭的東西分了吧!”

“皇額娘………”一旁的康熙剛想伸手阻止,卻被一隻瘦的只剩皮包骨頭的手緩緩壓了下去。“東西不多,不過是哀家一點心意罷了。”話已至此,康熙便也不再多話了,隻眼中悲色更濃。

老太后這一輩子身下無兒無女,唯有一個老五有些將養的情分,大頭自是給了恆親王。剩下的也就皇孫輩的能得個幾件。弘曦上前時,只見對方重重咳嗽了幾聲,看著眼前之人,神色極是和煦道:“弘曦眼瞧著也到了娶福晉的年紀了,那姑娘雖哀家未曾見過,不過想來也是個好的………”

說話間,一旁的老嬤嬤忙將早前備好的匣子拿了上來,“這個便當做哀家給未來曾孫福晉的見面禮吧………”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有那麼一瞬間,弘曦只覺手上的力氣突然間大了許多。

重病之人本就精力短的很,不過一會兒的功夫,人便已經撐不住歇了下去。老爺子擺了擺手,讓眾人都先行退了下去。

一路上,弘曦俱都面色如常,連四爺兩口子都未發覺出不對來,唯有弘暉,視線不由往自家弟弟那多看了幾眼。

一直到回到府中,摒退了一眾下人,弘曦方才神色凝重地將手中匣子打了開來。

入眼是一成套的女子頭面,鎏金色的珠串墜著數顆鴿子眼大小通體幽藍的寶石,只一瞧便知其價值不菲。然而讓弘曦在意的卻不是這些。從首飾上隱約可見的印紋來看,這些竟都是老太后的陪嫁之物。

不再猶豫,弘曦伸手一寸寸從頭冠上摸了上去。能在這般精巧的首飾上設下機關,且還能做到表面上無一絲痕跡,不用想便知所制者能力如何,哪怕是弘曦,也著實廢了一番功夫。

約莫小半個時辰後,只聽咔嚓一聲,手中的頭冠應聲而開,弘曦緩緩伸手,從中掏出一張密密麻麻寫滿字跡的紙張來。東西拿出來後,弘曦看也沒看,便直接抬腳往自家大哥的秋梧院走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