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 113 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對於琥珀的想法,胤礽只淡淡笑了笑,心下卻並不意外,歸根結底,一個人從小到大的認知與習慣並非那麼容易改變地。

有時候沉睡的思想,比之冰冷的現實還要更為可怕一些。

康熙五十六年,策妄阿拉布坦派臺吉大策凌敦多布率六千軍,自伊犁河谷出發,經和田,成功攻佔拉薩,殺拉藏汗,在衛藏建立統治。次年,清廷自四川出兵,然軍隊還未打到西藏,便徹底兵敗如山倒。

訊息甫一傳開,朝野上下無不震驚,康熙本人更是驚怒難言,次日便下達旨意,著令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統領各軍,年羹堯為四川總督負責後勤保障,於年後三路發兵直抵藏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命,大貝勒府上的大格格竟也赫然在列,也不知琪琪格究竟如何說服龍椅上那位,總之,待眾人得到訊息時,大格格已經被冊封為正五品校尉,只待年後便要與十四阿哥共同出征。

此訊息一出,簡直震驚朝野上下,一時間反對之聲層出不窮,各大御史更是一封封奏摺往乾清宮遞,生怕手速不夠快似的。然而老爺子下定決心的事,又豈是旁人動搖地住的?

眾大臣自是鎩羽而歸。

次年三月,眼看大軍即將開拔,整個紫禁城俱是一派肅穆之色。

這一日,春日明媚,火紅的驕陽自東邊緩緩升起,金黃色的光輝盡數灑落在黃金甲胃上,十四本就生的人高馬大,五官兼具深邃與疏朗,此時一身戎裝騎坐於高馬之上,乍一看,只覺恍若神將從天而降。

所過之處無不是鼎沸之聲。

神武門前,康熙更是協領諸臣工親自相送。

凡出征之王、貝子、公等以下皆俱戎服,齊集於太和殿前。其不出徵之王、貝勒、貝子、公並一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齊集於午門外。

規模不可謂不浩大,康熙本人更是當著眾文武的面直言:“大將軍王乃朕之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1

總之,這一日,十四可謂獨得無上尊容。當日之景便是時隔多日,仍為京城眾人津津樂道。

“都是我連累了十三弟!”茗園內,春庭小榭,胤禛先是重重灌了一大杯梨花醉,對著自家一哥,語氣更是難得帶了幾l分晦澀:

“論謀略武功,十三弟自小從不輸人,論汗阿瑪的寵愛,十三弟更是不輸分毫。”甚至比之有些跳脫的十四,十三的穩重中帶著一絲灑脫性格反倒更受老爺子喜愛一些。這些年來不說處處帶著,卻也相差無幾l。

然而就是這般優秀能為的十三弟,此時卻連與十四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哪怕十三嘴上從不說什麼,但大男子生於世間,誰不渴望建功立業?更何況十三這般自小熟讀兵書,心智豪邁之人。

想到這裡,四阿哥復又重新灌上

一大杯酒。

胤礽微不可見地搖了搖頭,見這人面上已經隱約帶了些許紅意,忙命人將這裡的水酒換做了度數淺些的桃花酒。這才緩緩開口道:

“汗阿瑪如今最重要的莫不過是平衡一字,無論是誰,都斷不可以將其輕易打破。”

“四弟你心中清楚,如今這般局面,才是他老人家想要的結果。”

代表著老八勢力的十四拿到兵權,偏已經徹底歸屬四弟的年羹堯掌管糧草,可謂實打實地捏住對方命脈。甚至琪琪格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其高超的武力加持,其中未嘗沒有汗阿瑪想要借其之力,分化其勢力的打算。

畢竟老八的軍權,某種意義上也是從大哥手上得來。琪琪格再如何也是大貝勒長女,大阿哥府上如今唯一能儀仗之人。

當然其中有沒有康熙對於這個早早圈禁的長子的私心,恐怕除了老爺子外沒人知曉。

“只是沒想到,汗阿瑪如今,竟還有………”胤禛執著酒杯緩緩搖了搖頭,他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這兩年汗阿瑪隱隱的倚重之意,難免教人平添些許想法。但如今……

那可是整整三十萬的大軍啊!

這般大的軍權,汗阿瑪當真就不怕屆時這人有列土分侯之意?亦或者汗阿瑪他老人家當真有考慮過將皇位傳給十四。

不止胤禛,京中大多數人也都為此遊移不定。

原本逐漸明朗的奪嫡也被老爺子這一招,重新攪渾了水。

而隨著前線屢戰告捷,京中眾人,心下不免浮動地愈發厲害。十四爺縱然年少,然今而有此功績在身,無論名望勢力未嘗不能與前頭幾l位阿哥相抗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