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 90 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三十五年,準噶爾動亂,康熙決意趁亂再次率軍親征噶爾丹,比起上一次的前途未定,此次明顯遊刃有餘許多。甚至為歷練諸位皇子,除胤礽留下監國以外,自大阿哥起,連年僅十五歲的八阿哥都被欽點隨軍出戰。

訊息一出,後宮之中,當即人仰馬翻,眾位娘娘們這會兒也不忙著爭風吃醋了,每日可謂心驚膽戰地為兒子準備一應物什。

“怎麼回事!小六打小身子不好,萬歲爺怎麼忍心!”

永和宮,得到訊息的烏雅氏幾乎肝腸欲裂,手上茶盞瞬間應聲而碎,滾燙的茶水灑了一地,連一旁從睡夢中被驟然嚇醒,神色驚惶不定的十四阿哥都沒分去對方半分眼神。

漿染著丹蔻的指尖不住地指使著一旁的宮人:

“快去打聽打聽,究竟怎麼回事,六阿哥也是萬歲爺的兒子,本宮不信,陛下他會如此狠心。”

被忽視的十四阿哥反常地沉默著坐在一旁沒有說話,而此時的心情紛亂的烏雅氏更不會注意到跟前這個兒子了。

倒不是不疼愛十四。

只是跟自小體弱多病的六阿哥不一樣,十四從小身子康健,小小年紀便是繼九十之後的另一代混世魔王,常日裡連個頭疼腦熱都少有的很,德妃心思自然大多用到了別處。

很快,宮人彩蝶便帶了訊息。

“回娘娘,聽說原本萬歲爺預計要帶著的,只有前頭幾位爺,只八阿哥自覺年歲已長,不願在宮中安享富貴,這才特意去求了萬歲爺。”

“這………”彩蝶微頓了片刻方才道:“八阿哥去了,娘娘您也知道,七阿哥因著腿腳不便,素來很是要強,弓馬上等閒不願輸人,聽說這事,又哪有落在弟弟身後的理兒,因而繼八阿哥之後,七殿下也向陛下請命前去。”

後頭的不用說德妃便已經明白,身後兩個弟弟,一個年歲尚小,一個腿腳不便,連這兩人都去了,倘若獨獨留下自個兒。外頭可不管你身子如何,只會覺得六阿哥懦弱無為,不堪大用。

“老八……”

反覆琢磨著這個人,烏雅氏恨得後槽牙都要咬碎了,胤祚小時候幾度生死,甚至還被那時候地位不穩的烏雅氏算計升位。可自那次之後,看著襁褓中奄奄一息的兒子,愧疚也好,憐子之心也罷,這些年幾度操心下來,註定了六阿哥在德妃這兒地位非同尋常。

這會兒怕是滅了老八的心都有了。可事已至此,多說已是無意。不止過了多久,”德妃勉強穩住了心神,再開口已經恢復了以往的溫良典雅,只微微垂下的睫羽教人看不清楚神色:

“對了,四阿哥呢?若是本宮沒有記錯,這孩子這個月還沒過來過永和宮吧!”

“回娘娘,確實沒有。”

“那便是快了啊……”烏雅氏低聲輕喃,一旁的宮人適時低下了頭。

雖說四阿哥自小抱在皇貴妃膝下,但到底玉蝶未改。骨血之情在這兒擺著,小時候不知事還好,若是長大成婚後還是對生母不聞不問,怕是康熙那

裡也會有想法。

因而不論如何,每月四阿哥夫妻不論情願與否,總要來永和宮走上一遭。而很明顯,德妃等地就是這個時候。

然而似乎是明白對方的心思,一連多日,四阿哥不是奔波在戶部,就是被皇貴妃叫去承乾宮,愣是沒能抽出空閒過來一趟。眼見大軍出發之日愈發臨近,這一日,永和宮終於傳來了德妃身子有恙的訊息。

“撲哧!”

翊坤宮,得到訊息的郭絡羅氏倒在榻上當即笑地前俯後仰。

“嘖,想不到這麼些年了,這人還是這點子本事,儘想著拆東牆補西牆,也不想想紫禁城這些爺們兒可都是頂頂的聰明人,只曉得往裡頭挖東西,也沒個填補的那一天。任是哪個冤大頭也不樂意啊!”

“但凡當初不要仗著親額娘,懂得個禮尚往來,有來有往,也不至於教兩個親兒子這般生分……”

嘖嘖,若論這世上哪裡的熱鬧最好看,宜妃娘娘告訴你,那鐵定是自家死對頭地。

尤其對比自個兒這頭,小九平時再是混不吝,可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還是將手頭上最好的傷藥盡數給五阿哥送了去,甚至特意還跑來自家額娘這兒,暗示戰場上刀劍無眼,有些東西能用則用。

“反正你兒子我這身子好的很,這藥指不定生多久的灰呢,還不如給五哥拿去求個心安。額娘你也不至於整個擱這兒擔驚受怕地。”

“嘖,沒想到啊!還知道五哥是你親哥,額娘險些以為八阿哥才是你親哥呢!”宜妃娘娘這話不乏揶揄。

“兒子是那等裡外不分的人嘛!”無語地看著自家額娘,胤禟心下白眼狂翻。

“不過你可想好了,這東西可只有一顆,今兒一旦給出去,明兒未必還能再拿回來。”

看著一臉坦率的小九,郭絡羅氏難得認真地看向眼前素來調皮搗蛋的兒子。

即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宜妃也不敢拿這等寶貝來賭自家老五的心性,若是陰差陽錯給用了也就罷了,能撈回一條命老五自會對小九感恩戴德,胤禟也只會慶幸東西給對了人,而不會從生芥蒂。

但若是……這種幾乎相當於一條命的東西,拿在手裡,當真沒有半分想要獨佔的心思嗎?

宜妃心思複雜。反倒當事人胤禟灑脫多了:“怕什麼,如果額娘所想真發生了,兒子雖損了東西卻也認清了人。”

“再說,兒子相信,五哥斷不會如此。”

當日,從自家額娘手中得到東西的胤祺果然驚詫不已,而對能將這種寶物拱手相贈的九弟更是感動萬分。

五阿哥非是活絡多言的性子,只私下對自家弟弟愈發照顧了幾分。有什麼好東西即便自己沒有都不願落下親弟弟,雖然自小不曾長在一處,這些時日兩兄弟感情倒是愈發好了。

眼見親兒子們愈加和睦,郭洛羅氏心下自是得意萬分,這會兒更是有心情瞧永和宮德妃的熱鬧了。

說實在的,整個宮裡,除了翊坤宮,大多數也都在瞧著這份兒熱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