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 11 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咳咳………”短暫的靜默過後,胤礽方才有些僵硬地轉過目光。看向最右側,從方才起便頗為靜默的小孩。這一看,胤礽心下不由鬆了口氣。

還好,他家汗阿瑪的顏控屬性應該還在。只是這兩人間的對比,也委實太過慘烈了些。

妥妥秀才與兵,不,在眼前這位仿若神仙童子的襯托下,說一句匪都不算屈了對方。

搖了搖手中的摺扇,胤礽不由想捂眼。

留意到胤礽的目光,很快小孩兒便走上前來。彷彿絲毫不受方才影響,六歲多的小不點,儀態卻極是周全,開口卻偏有股子書生氣:

“奴才張若霖,見過太子殿下!”

姓張啊,瞧著倒很是眼熟,指尖輕輕在桌沿上點了點,胤礽很快想到了什麼:“翰林院張侍講是你什麼人?”

“勞殿下惦念,正是奴才阿瑪。”

哦……那就怪不得了!想到早前乾清宮見到的那位風儀俱佳的張翰林,胤礽心下多了份明悟。

汗阿瑪說的對,士族,尤其是前朝傳承百年計程車族。不說旁的,於子弟教育,卻有可取之處。

胤礽眼中不由露出了些許興趣:

“張翰林的講學,孤曾在汗阿瑪那裡有幸聽過,涉獵之奇,見識之廣,著實令孤印象深刻。”

下首的張若霖不由瞪大了眼睛。

一番熟悉過後,一旁的小夏子很快命人賞了下去。

宗室勳貴,滿漢文武,這一遭可以說一網打盡,不得不說康熙爺為了自家兒子確實煞費苦心。

訊息傳出,前朝後宮又是一陣譁然。震驚過後,眾人心下又不由有種果然如此之感。

畢竟這些年,帝心如何,實在再明顯不過。

尚書府,明珠看著眼前因著大阿哥伴讀之位高興不已的兩個孫兒,心下不由重重嘆了口氣。

帝心如此明顯,這一遭,於他們納喇氏,竟也不知是福是禍了。

與此同時,數牆之隔的侍郎府

“殿下當真這般說的?”

晚膳過後,張英並未如往常一般回到書房處理事物,反倒破天荒的留了下來,隨之一道的還有張若霖父子倆。

聽到自家祖父問話,張若霖小大人般點了點頭:“若孫兒沒有看錯的話,太子殿下待父親好似很是欣賞。”

“且孫兒家世比之另外幾位差之遠矣,然這幾日在毓慶宮,卻不曾受到分毫慢待,”

說這話時,張若霖心下不由鬆了口氣,要知道早前旨意初初下達之際,整個張府可謂驚大於喜。

那可是堂堂太子殿下,身邊的位置多的是世家大族嫡系子弟前赴後繼。然而他們張府呢?哪怕早前累世書香,然再輝煌都是前朝的事兒了,正所謂一朝天一朝臣。

張若霖人小心不小,對自家狀況可謂再清楚不過。

如今闔府唯有祖父一人撐著。

至於自家父親,咳咳………張若霖不由有些古怪的看了老爹一眼。同樣眼神古怪的還有一旁十歲不到的張廷玉。

嗯,儀表堂堂,風姿綽約是不錯。

嗯………飽讀詩書,文采斐然是不錯。畢竟年紀輕輕便瞻宮折桂是很厲害。然而直至這會兒,尚還有些怔愣,甚至反應不過來的張大公子,在張家這一眾老小狐狸中,實在是………

白毛兔子掉進了狐狸窩的即視感。

老狐狸張英實在忍不住撫了撫額:

“咱們張家如今於眾臣工中實在不顯,陛下雖待祖父我有些個看中,卻也決計不到這般地步。”

“霖兒此番有幸入選,許是當真託了你父親的福氣!”

話雖如此,看著眼前空有一張皮囊,實際上純白到幾乎一眼看到底的兒子,張英依舊忍不住別過眼,不忍再看。

“想來太子殿下必是個勤奮愛學之人!”想到眼前的幾面之緣,張廷瓚忍不住燦然一笑。

常言道,美人一笑,滿室生輝。哪怕頂著眼前這個醜兮兮地辮子頭,也不損眼前這位張大公子半分顏值。

張廷玉嘴角微抽,下意識同一旁的張若霖對視了一眼,此時叔侄倆心下只有一個想法:

莫非這位太子殿下,還是個顏控不成?

“對了,大哥剛入翰林院不久,得以接見陛下的次數應當不多。大哥可還記得,在殿下面前,都曾講過哪些內容?”

是什麼能讓僅有幾面的小太子印象如此深刻?實在不願意以如此膚淺的理由猜測當今太子,張廷玉不由還想搶救一番。

微頓了片刻,張廷瓚很快便笑著道: “是《易經》,兒子那段時日讀的一直都只有易經。”不得不說,張大公子雖白了點,記憶裡還是很不錯的。這會兒心情更是愉悅:

“父親您也知曉,兒子素來對這些天文地理最是喜愛………”

唉“………”

看著眼前一無所覺的大哥,小小的張廷玉不由嘆了口氣,心下小人兒直想仰天大吼:

大哥啊大哥,你就沒發現自個兒這是被人排擠了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