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04章 教授耕地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2o4章 教授耕地

今天是農務部第一次利用試驗田來教導族民們怎麼種地,因此特別的重視,沃勒努斯親自到場組織,將所有來學習的族民們分成幾十組,讓有豐富種田經驗的農務部屬員、正式族民或預備族民進行解說和演示,而他自己也擔任了其中一組的解說。

“你們知不知道在種上小麥之前為什麼先要把田地翻耕一遍?沃勒努斯問田邊的“學生們”。

在他這一組學習的“學生們”身份都非同一般,有建橋的功臣斯普卡拉、特提利普斯,有戰鬥的英雄佩科特,有軍團的統領斐薩魯斯、託利魯哥、卡爾米努斯,還有各部門的主官庇格瑞斯、賀拉斯、卡瑞娜等等。

即使是像弗朗提努斯、昆圖斯、萊比魯斯等等這些有過種地經驗的羅馬老兵也都來到試驗田邊,因為他們都有過種田失敗的教訓,現在沒有了奴隸的幫助,更得靠自己好好的學習,在他們的眼中農務部主官沃勒努斯可是部落裡的“種田專家”。

所在小組裡的學生幾乎全是部落裡的頭面人物,沃勒努斯即使不想親自解說都不行。

“應該是……可以讓土壤變得更加疏鬆,更有利於小麥的生長……還可以將藏在土裡的那些蟲卵和害蟲翻出來扔掉或者殺死,避免它們禍害麥苗……還有,可以把這些雜草的根都翻出來扔掉,避免它們和小麥爭搶土地……”昆圖斯斟酌著說道。

“昆圖斯你說的很好,還有其他的嗎?”沃勒努斯問道。

“我就知道這些。”

“你們呢?”沃勒努斯看向其他人。

“我跟昆圖斯一樣,也就知道這些。”

昆圖斯說的沒錯,翻耕土地還可以清除雜草根和蟲卵。尤其是蟲卵,它深埋在土地中,我們無法現,蟲卵孵出的蟲子有的就是以麥苗的根為食,等到它長大,爬出地面,還繼續啃咬麥苗,可我們要想捕捉它就非常困難,因此在它們還是蟲卵的時候將它們翻出地面,冬天的寒冷就可以將它們殺死。

“驢也可以,只是驢脾氣比較倔,不太好操控,而且驢力氣比較小,要拉動我們的犁具,耕一會兒就得歇息一會兒,比較耗時間。”沃勒努斯說著,朝旁邊招了招手,兩名斯科迪斯齊預備族民費力的抬著一個木架來到他身旁。

以後你們可以養一些雞鴨,在耕完地之後將它們趕到田裡,讓它們啄食翻耕出來的蟲卵,還可以讓它們長得肥壯……除了昆圖斯所說的這三點之外,翻出來的土壤經過陽光的暴曬,更有利於麥苗的生長,也有利於我們施加的肥能夠滲進去……所以種地之前翻耕土地是必須的,而且還要耕得深,效果才會好。”

“能不能用驢?”斐薩魯斯問了一句。

有些土壤粘性很強,有些土壤板結得厲害,耕地之後還需要將板結的土壤敲碎,但這很耗時間,斯科迪斯齊人教給我們一個辦法,往土壤裡摻少量石灰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還可以減少土壤裡的蟲害……我們農務部準備先試行這種辦法,如果真的管用,會向族民們大力推廣。分給族民們的土地都是好田地,農務部都認真考察過,還不存在土壤過粘、板結的問題,暫時不用擔心。

當然,他不可能將這種情緒顯露出來,而是輕咳了一聲,神情認真的說道:“領曾經說過,麥苗跟人一樣,需要呼吸,如果土地太緊實,麥苗不但很難呼吸,而且它的根也很難紮緊土壤,它的生長就不會太好,因此我們需要翻土讓土壤變得疏鬆,這很重要。

這些因為擁有各種才能而得到馬克西姆斯重用的部落頭面人物在談到種地的時候確實所知不多,這讓沃勒努斯油然而生一股優越感。

“可是這幾十畝土地要都翻耕一遍的話,這得費多大的勁兒啊!”佩科特驚歎道,他土地最多,心裡有點慌。

……

這個木架由四根木頭釘成一個“口”字,一根長木向上伸出,一根長木向前伸出,一根短木作為中間的固定,另一根短木斜行向下,端頭套了一塊被打磨得黑中亮的鐵具,這鐵具呈片狀,尖頭圓身。

“別看我,我沒種過地,對這個完全不瞭解。”

“要是用人力來翻土,別說是幾十畝,就是一畝也會把你累夠嗆,所以最好要使用牲畜和耕具。”沃勒努斯指著田地裡一頭正在啃食荒草的壯牛,說道:“耕地可以用馬、也可以用牛。馬度快,耕地的度也要快一些,但牛的力氣大,而且更聽話,吃草就能養活,咱們部落現在缺馬,牛卻有一百多頭,因此用牛耕更方便——”

“我以前倒是種過,可我們弄的簡單,就是刨個坑,撒點種子,澆點兒水,然後就不管了,很簡單,沒有這麼複雜,當然收穫的也很少。”

沃勒努斯拍著木架,說道:“這是塞格斯提卡人用來耕田的農具,他們是向斯科迪斯齊人學來的,跟我們義大利的犁相差不大,只是——”

他用腳踢了踢最下面的那塊短木:“義大利的犁具都是木頭製成,而這個套上了鐵,雖然更重了些,但我們反覆試過用它來耕田卻更省力,也耕得更深……普羅,你給大家演示一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