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3章 盟約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133章 盟約

馬克西姆斯說得沒錯,雙方都有友好意願,因此協議很快就達成了。

擬好的協議如下:第一條,自由義大利領馬克西姆斯向伊利里亞的阿爾迪伊部落購買瓦里多西的土地,價格為八十三個銀塔連特,錢款一次性付清之後,瓦里多西及周邊土地將永久歸屬於馬克西姆斯領及其屬下所有。

在談判的過程中,購地價格是雙方爭論的焦點,庇格瑞斯以“瓦里多西核心地域是沼澤地而無法居住”為由,將價格壓低到五十個銀塔連特以下,而克利奧布羅塔斯等人則認為“瓦里多西雖然現在是沼澤地,可一旦氣候改善,它仍舊適於居住和種田”,因此盡力的抬高價格。最後是馬克西姆斯親自確定價格,避免了雙方陷入不必要的爭論。

這一年多來,馬克西姆斯率領的軍隊先佔據龐貝、後奪取薩拉皮亞,期間又劫掠過無數的農莊,積攢了眾多的財富,雖然透過港口貿易用去了不少,但後來大肆劫掠富饒的城鎮帕多瓦,又補充了回來,所以幾十個塔連特對他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贏得阿爾迪伊部落的友誼更重要。

接著是第二條,阿爾迪伊部落與馬克西姆斯領及其軍隊結成防禦性軍事同盟,如果一方遭到外敵的攻擊,同盟的另一方必須派出援軍,幫助盟友擊退外敵。

原本馬克西姆斯是希望與阿爾迪伊部落結成全面的軍事同盟,但是克利奧布羅塔斯考慮到馬克西姆斯已經表露出要向潘諾尼人進攻的強烈意圖,一旦成為這樣的同盟,阿爾迪伊部落就可能會捲入到與潘諾尼人的長期戰爭之中,如今實力衰弱的阿爾迪伊部落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最終在他的堅持下,雙方改為了防禦性軍事同盟。

接著是第三條,阿爾迪伊部落和馬克西姆斯軍隊之間設立市集,允許雙方可再次進行自由貿易(這一條是馬克西姆斯的強烈要求);

接著第四條,除了雙方共同設立的市集之外,一方未得邀請,不得擅自進入另一方的領地(這一條是克利奧布羅塔斯的要求,畢竟馬克西姆斯的軍隊是外來者,其中還有不少外族人,怕他們亂來,擾亂阿爾迪伊的各個村落。);

接著第五條,雙方如果生糾紛,必須由馬克西姆斯領和阿爾迪伊部落大領派出的人來共同處理,單獨一方不得擅自進行處罰;

接著第六條,允許雙方自由通婚,但女方不用支付嫁妝。(這是馬克西姆斯的要求,因為在他的隊伍中是男多女少,他又聽布多卡里巴斯說,因為常年與潘諾尼人的戰爭以及經常有族人跑去當海盜,阿爾迪伊部落恰恰是女多男少,所以他才有了這個提議,克利奧布羅塔斯很爽快的同意,因為他認為通婚會讓雙方的關係更為親近。)

接著第七條,馬克西姆斯帶領的軍隊如果擊敗了潘諾尼人,佔領了他們的土地,不管佔領的土地曾經屬於誰,它都歸馬克西姆斯及其部下所有。(這一條當然是馬克西姆斯的強烈要求,克利奧布羅塔斯沒有反對,因為馬克西姆斯的軍隊如果真的主動向潘諾尼人起進攻,這正是阿爾迪伊部落所衷心希望的。)

原本只是商討購地的事宜,最後變成了結盟,但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為雙方都有這意願。

協議只有七條,實在是因為馬克西姆斯不想浪費太多的時間來討論協議的繁瑣細節,他急需要讓自己這支已經行軍加征戰長達四個多月的部隊儘快的安定下來。

同盟兼購地的協議被確定之後,文字被鐫刻在厚實的木板之上(用的是拉丁和希臘兩種文字,伊利里亞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但他們受馬其頓王國的影響頗深,貴族們一般會學習希臘文),協議的最後先是阿科烏帕果斯和馬克西姆斯兩人的名字,隨後是與會雙方所有人的名字。

按照伊利里亞人的傳統,結盟是一個部落最重要的大事之一,雙方需要進行神聖的儀式來莊嚴的許下諾言:會嚴格遵守協議。

馬克西姆斯現在對外顯示的是伊利里亞人的身份,而他的軍隊接下來要生活的地方又是伊利里亞人的地盤,他當然毫不猶豫的表示願意進行神聖宣誓。

於是,阿爾迪斯使者團在靠近一條小溪的地方擺下簡易的祭壇,祭祀的是希臘海神波塞冬。在這幾百年期間,以海盜為主業的伊利里亞人主要尊崇的就是這位海神,希望能在海上得到其庇佑。

應克利奧布羅塔斯的要求,馬克西姆斯還忍痛宰殺了一匹白馬獻祭給波塞冬,一群人面對祭壇莊嚴宣誓:將遵守協議,永不違反!

訂立同盟儀式的協議結束後,克利奧布羅塔斯還說:等他們返回阿爾迪伊部落之後,同盟協議的條文還將被銘刻在大石之上,埋於瓦里多西和阿爾迪伊部落領地交界處,作為永久的見證。

馬克西姆斯對此當然贊成。

接著克利奧布羅塔斯就問他:明天使者團就將返回阿爾迪伊部落,如果馬克西姆斯領願意,明天就可以率領軍隊,由他們引領著,一起前往瓦里多西。如果馬克西姆斯領覺得太匆忙,也可以在這裡多歇息幾日,等阿爾迪伊部落那邊安排妥當,再派人過來接他們去瓦里多西。

馬克西姆斯的回答自然是:明早和他們一起出。

為此,克利奧布羅塔斯讓使者團中的幾位年輕隨從,立即趕回阿爾迪伊部落,向大領阿科烏帕果斯和各個村落告知與馬克西姆斯軍隊結盟、以及其即將到瓦里多西居住一事,以避免馬克西姆斯軍隊進入山區後生誤會。

一切都安排好之後,馬克西姆斯就讓侍從們通知軍隊的每一個人:晚餐之後,到營地北面的空地上集合,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宣佈。

黃昏之時,夕陽西墜,唯留餘暉掛在天邊。覓食的雀鳥已回返山林,草叢中的昆蟲開始了鳴唱。人們坐在被太陽炙烤了一天、尚餘熱力的草地上,上方盤旋著黑壓壓的飛蚊,但同時也吸引了無數的蜻蜓、蝙蝠來捕食。人群的議論聲和蚊蟲的嗡嗡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夏夜交響曲。

阿爾迪伊使者團的人站在不遠處一塊凸起的大石之上,俯瞰著這密密麻麻的人群。

“我反覆數了好幾遍,這裡的人數好像只有14,ooo人左右,即使算上他們留守營地計程車兵,也遠遠達不到2萬人。”克利奧布羅塔斯開口說道。

“看來他們同羅馬人的戰鬥雖然獲勝,損失也不小啊!”卡爾息彭帕斯嘆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