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1章 噩耗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1o1章 噩耗

“這樣還行。”

“來了薩拉皮亞這麼久,還沒有去見過奈蘇婭吧,你一會兒正好可以去看看她。”馬克西姆斯又提醒道。

薩拉皮亞行政長官府邸面積不小,馬克西姆斯安排隊伍中年齡最大的一批孩子住在其內,方便做事,其中也包括奈蘇婭。

“她現在忙著學習和做事,恐怕早就忘了我這個媽媽了。”阿科妮絲調侃的話語裡充滿著驕傲。

卡瑞娜在一旁聽著兩人親切的聊天,心裡泛起一絲羨慕……

………………………………………………………………………………

梅塔蓬圖姆,塔蘭託海灣的一座臨海城鎮,傳說它是由特洛伊來的涅斯托爾和他帶領的皮盧斯人建立,因為從事農業和海貿而非常富足,從而引來了北部山民的垂涎,他們襲擊並摧毀了這座城邦及其鄰居西里斯。

後來亞該亞人又重建了它,重新恢復了繁榮,還曾經吸引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來此居住,併為梅塔蓬圖姆設計了錢幣模具。

這幾十年來梅塔蓬圖姆人安居樂業,甚至都懶得參與馬爾西戰爭。

然而,自今年2月以來,起義軍領之一埃諾姆依率部進入梅塔蓬圖姆地區,戰火就一直在燃燒,所有的鄉村遭到劫掠,梅塔蓬圖姆城也被包圍。起義軍多次起攻城戰,如果不是梅塔蓬圖姆防禦設施齊備,行政長官西拉努斯應對得當,再加上鄰近城鎮透過海路提供支援,它恐怕已經陷落。

而到了3月初的這一天,經過幾天休整的埃諾姆依軍隊再次向梅塔蓬圖姆城起了進攻。

城下殺聲震天,雙方激戰正酣;後方埃諾姆依怒吼連連,心中焦急萬分。

年初,他和克羅斯率領軍隊最早離開坎帕尼亞,沿著阿尼亞大道,一路南下。這條行軍路線是克羅斯選的,因為他認為在這個方向上由希臘人所建的城鎮最多,希臘人善於經營,自然會積累很多財富,他們的軍隊當然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資。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軍隊一路掃蕩,雖然沒時間攻克如波賽冬尼亞、布倫圖姆、布蘭達等較大城鎮,但也很快解決了物資缺乏的困境。軍隊在穿越盧卡尼亞山區時遭遇了一些小麻煩,但還算順利的最終抵達了目的地——圖裡平原。

這裡最大的城鎮是圖裡伊。

圖裡伊的前身是緒巴里斯。緒巴里斯人驕奢淫逸,最終被克羅託內所滅,後來在雅典偉大的執政官伯利克里的倡議和支援下,圖裡伊在緒巴里斯的廢墟上建立起來。

圖裡伊人吸取了緒巴里斯被滅的教訓,城牆堅固厚實,防禦設施齊備,以克羅斯、埃諾姆依兩支軍隊的實力,根本無法將其攻克。不過,他們卻在圖裡平原駐紮下來,掃蕩周邊地區。

圖裡伊兵力不足,根本不敢出城與之戰鬥,只能在城頭眼睜睜的看著起義軍不斷劫掠農莊和鄉村的財富。

而與此同時,自由義大利的威名也迅傳遍了布魯提烏姆地區(包括圖裡平原在內的義大利靴子的前腳掌地區),該地區的失地農夫和窮人紛紛擁到圖裡平原,積極要求成為起義軍中的一員。

物資財富的大大增加、隊伍實力的急劇擴張卻導致克羅斯和埃諾姆依之間產生了隔閡。這一支起義軍主要是由克羅斯主導,兩人的隊伍駐紮在一起,平時也常常一起行動,但是基於克羅斯較為自私的脾性,獲得戰利品之後往往會多分給自己的隊伍,次數多了自然引起了埃諾姆依的不滿,兩人因此生爭吵,最終埃諾姆依一氣之下,率領自己的隊伍離開了圖裡平原,沿海岸北上,獨自尋找新的宿營地。

最終他選擇了梅塔蓬圖姆,是因為他覺得這個城鎮比較富足,能夠供養他的隊伍,並且在它的東面不遠就是塔蘭圖姆的領地,斯巴達克斯率領的大部隊就駐紮在那裡,與那個自私小氣的克羅斯相比,斯巴達克斯無疑更值得信任,可以與他互為犄角,保障自己隊伍的安全。

但同時在圖裡平原得到的教訓也使他不願意合併到斯巴達克斯率領的大部隊中,這是出於一個起義軍領的驕傲,同時他也要向克羅斯證明自己獨立率隊也能夠過得很好。

不過,梅塔蓬圖姆的富足顯然無法與圖裡平原相比,在劫掠了周邊地區之後,他仍感到不滿足,於是想要攻下這座城鎮,畢竟有馬克西姆斯佔據龐貝城、其隊伍過得比誰都好的珠玉在前,他想要效仿。

但事實證明,這座比圖裡伊小不少的臨海城鎮並不是那麼容易攻取,一次又一次的攻城失敗讓他的心情變得極其焦躁,無視士兵的傷亡和手下的勸阻,他誓要將這座城鎮攻陷,不僅是因為他的偏執,更因為他需要這場勝利來重振他在這支隊伍中的威望。

在吸取了前幾次攻城失敗的教訓後,又經過幾天精心的籌備,他再一次起了進攻,滿以為這一次可以獲得成功,然而在艱苦熬戰了一個上午,好不容易有士兵攻上城頭,卻很快又被驅趕下來,功虧一簣。

這讓他氣憤不已,一怒之下索性全軍壓上,自己在後方壓陣,任何潰逃計程車兵斬殺不赦,他誓要在今日攻破城池。

然而就在埃諾姆依軍隊全力攻打梅塔蓬圖姆城之時,一支船隊靠上了該城附近海岸的沙灘,由赫拉克利亞和梅塔蓬圖姆組建的一支將近15o名的聯合騎兵上了岸(赫拉克利亞位於梅塔蓬圖姆西面不遠,城內有著羅馬人在塔蘭託海灣的一個小型軍港,這也是埃諾姆依沒有攻打它的一個原因)。

這支騎兵稍作休整之後,向北繞了一個大圈,然後直撲埃諾姆依所在,而此時在埃諾姆依身旁只有一支2o人的護衛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