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1章 (第2/2頁)

加入書籤

詭異的是,忠勇侯爺出身勳貴,按理來說姻親舊故當是隻多不少才是。且眾勳貴自來同氣連枝。然而此時,除了手下的一些死忠將領之外,諾大的朝堂之上,居然都沒有上前支應之人。

郭侯爺見此,心口中登時便涼了一半,有些事他自認做的隱秘,然而如今看來,終歸是走漏了行跡。

甚至今日之事,當真是巧合為之嗎?忠勇候一顆心不斷往下沉,低下的頭顱也讓眾人看不清表情。

“二子自小體弱,因著整日勤耕不輟。更是損耗心血無數。二子如此,臣與內子不免得心疼一二。日常行事之間,難免有所偏頗………”

說到這裡,忠勇侯爺堂堂一七尺男兒,此時卻是兩眼發紅,充滿哽咽。絲毫沒有當年馬革裹屍,一戰蒼穹的氣勢。

此時的郭侯爺早已不是什麼威風赫赫的將軍,不過一個因著早年偏心後悔莫及的普通老頭子罷了。

這讓殿上多數老臣們均是心有慼慼,說實話子孫多了,偏心這回事兒,任是哪家都能倒出個七七八八來。

正當眾人心中感慨之時,這位郭侯爺卻是撲通一聲,直直的跪了下來。光是聽這聲音,眾人都不自覺膝蓋發痛。

這郭侯爺,當真是個狠人無疑。

“陛下,子孫不教,臣之過也。因著臣的處處偏頗,這才致使老大對幼弟心生不滿。又因臣早年身處邊地,疏忽了對兒子教導………”

“千錯萬錯,都是臣的錯啊!老大他不過是酒後失言,懇請陛下饒恕………

此般種種,都是微臣治家不嚴,臣在此自請辭去職務。”

“微臣實在是無顏苟居於朝堂之上啊啊!!”

老侯爺雙目含淚,就這般佝僂著背部跪在地上。

“辭去職務?”此話一出,眾勳貴們也一個賽一個的站不住了。

勳貴之家可以說姻親遍佈,素來同氣連枝!枝,更何況如今邊關趨於安穩,勳貴們乃至武將們在朝中的話語權都在日益降低。

而唯有郭侯爺此時卻依舊手握重兵,權勢頗盛。若是沒了對方,他們這些老牌勳貴在朝中的影響力怕是少了一倍不止。

眾勳貴此前也不過是見不得對方的諸般打算,這才想從根子上絕了對方念頭而已。

如今哪怕心知肚明對方不過是在以退為進,那郭家小兒尚未站穩之際,這老狐狸哪裡捨得退下朝堂。

然而眾人終歸是慢了一步,天成帝此時早已揮退一旁的內侍,一步步走下殿臺,行走間金黃色龍袍瑟瑟作響。待到忠勇侯面前,更是彎下身子,親手將下跪之人扶起。

“郭侯快些請起,令郎不過一醉酒時,神志不清之言,又何至於此?”

“郭侯為我大瑞鞠躬盡瘁,朕自少時便常聽得父皇稱讚忠勇候乃忠義之人。您多年來一直鎮守邊疆,這才使得家中子弟少了教養,合該是我司馬家對不住您才是。”

皇帝既然已經金口玉言,說了“神志不清”四字,除非刻意想跟郭家,乃至皇帝作對。

只餘殿下的郭侯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聖恩“誠惶誠恐”,感激涕零。

劫後餘生的老侯爺此次終於誠心實意的跪倒在新君腳下。

“陛下,陛下此般恩德,老臣縱是萬死也難報聖恩。”

在這恢宏的大殿之下,君主寬宏大量,體恤臣下,臣子尤感聖恩,自此愈發忠心不二。

這般君臣相得的場面也被一旁的筆墨清晰的記錄了下來。

“天成二年,帝親扶忠勇侯於大殿之上,溫言以慰臣心,郭侯涕泗橫流,直言萬死難報聖恩。”

一時間,眾勳貴只覺得眼前發黑。

然而無論眾人心中如何想法,這郭家兄弟一事註定要落下帷幕。

殿上眾位臣子不知曉的是,醉酒風波過去不過幾日,忠勇侯便攜帶親子郭義帶著重禮親自敲響了沈家大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