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7章 (第2/2頁)

加入書籤

羅大娘不蠢,也知曉公子

這是在安她的心呢,她這是走了多大的運道才能在被趕出門兒後還能遇上這麼個好心的主家。

心裡不由暗暗道:到時候定要好好伺候老夫人,可得把她這看家的能耐給使喚出來。才能報答沈公子這般大恩。

沈煊此言非需,這位羅大娘作為本地地頭蛇吳家前任太太的心腹,這調理一道確實頗為精通。

說起這吳家,作為本地的大鹽商之一,生活可謂是毫奢到了極點。聽說目前那位當家的老爺,素愛鴨舌,因此這吳家每日都要殺掉上百隻鴨子才能做成這一盤舌頭。

按理來說這些訊息沈煊也不應該知曉才對,但誰讓這戶人家做事太不講究。

下人們的嘴都跟漏了風似的,各種小道訊息層出不窮。天天跟個唱大戲似的。

連沈煊這種少有外出的人都有所耳聞,沈煊當著樂子聽了幾回,就大致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

說來說去,無非是一個權字,這新來的繼室跟這成了家的長子他媳婦,為著個內宅權柄,估計頭都要搶破了。

而羅大娘,就是兩者爭鬥中的炮灰一枚,被說是偷了主人家的東西被趕了出來。

正好他當時要找個人做飯洗衣服這些雜活,問過後沒什麼問題,就順勢把人給帶了回來。

沒辦法,作為一枚隱形的吃貨,能吃上美味珍饈,誰樂意開水白菜。

再者,吳家的那般鬧劇,早就成了這城裡人家茶餘飯後的開胃點心了。這事實如何,大家心裡也都有數。

吳家那般毫奢的家庭,一個前任太太的心腹,還是廚房這等油水足足的位置。為了個金釵,犯下偷盜這等大錯。

呵呵,這簡直可以拿來給三歲小兒講童話故事了。

而想到昨日,羅大娘還興致勃勃的跑去看新出生的孫兒。今個兒便是這般模樣。估摸著,這吳家的鬧劇也要告一段落了。

無他,恐怕這勝負已經是定了的,看來那位長子嫡媳還是沒能掙過這位新太太。

要不然,作為先太太的心腹,天然的便是原配這邊兒的人兒,怎麼會被兒女這般嫌棄到這般地步。以至於只提到一句家人,都這般的心如死灰。

這麼大的年紀還要背井離鄉在這古代是何等的心酸。

不過大娘能早早離開也

是好事,吳家這般行事,雖有內宅爭鬥之故,但其行事這般囂張,絲毫不已毫奢為怵。怎麼看都是長久不了的。

如今朝中奪位之爭愈演愈烈,江南這個錢袋子早就已經一片亂像。鹽政就更是烏煙瘴氣,官商勾結之下,絲毫不知收斂為何物。

將來一旦新帝及位,只要不是那等庸碌之輩的,恐怕第一個便要對江南鹽政下手。畢竟那麼大一筆銀錢外流,怎麼能讓繼任者放心的下。

而眾所周知,當今可是一個把孩子當狼養的主兒,就目前爭著的那些位龍子鳳孫,恐怕沒有一個省油的燈。新君庸碌無為的可能性有多大?

到時候,恐怕這些鬧得最兇的幾位鹽商,怕是一個都難逃的過。

羅大娘不知道的是,她家公子不過寥寥幾語便已經把事情推測的七七八八的了。

見公子對她為何非要跟著一句沒問,不由感嘆這這位新主家可真是菩薩心腸。

對著她這種下人都這般體貼。

以至於後來這幾天裡,羅大娘真是恨不得自個兒長著千萬雙手,好把公子的東西收拾的妥妥當當的。

這才不過兩天,他們居然都一切準備就緒,可以出發了。

沈煊簡直被這般的高效率給震驚了。

這般龐大的工作量之下,羅大娘居然還能把那些繁複難搞的佳餚燒的這般精緻。真是大寫的服氣。

出發當天,沈煊難得的一夜都沒能睡好,早上一大早便醒了過來。頂著兩個諾大的黑眼圈,一行三人行至碼頭。

還沒來的及上船,就聽到一聲熟悉的聲音。沈煊回頭一看,為首的正是謝兄,還有幾位書院裡的同窗。

謝瑾瑜心中不捨自不必多說,畢竟兩人可是一起上過花舫的“好基友”。此時正再三跟沈煊強調,來年去了京城定要前來找他。還附贈了家中地址一枚。

就是其他幾位也頗為傷感。

文人嘛,尤其是到了這個階段的文人士子,大都有著一顆文青的心。哪怕平日裡關係僅比一般好些,這時候也不禁頗為惆悵。

甚至有兩個當場詩興大發,就在那裡吟起詩來。

偏偏碼頭上來來往往的各色人等,好似都習以為常一般。只除了一些明顯是外來的客張著脖子好奇的往這裡瞅。

沈煊嘴角一抽,這江南,還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