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0334章 有了新人忘舊人 (第2/2頁)

加入書籤

熊明遇等人從後面過來時,正好看到離去的王體乾,又見魏良臣站在那裡發愣,都是奇怪。

蔣方印忙向熊明遇、尚伯芝以及那個李家的千戶打了招呼,態度和藹的很。尚伯芝知道這人是老恩主的幕僚,不敢怠慢,抱拳回禮。李家那個千戶如今不知自己前途如何,急於去找五爺李如梅,所以點了點頭後便道聲告辭,徑直進了城。

尚伯芝見了,不由冷笑一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前你李家的人橫的不像樣子,拿鼻子看老子,現如今,卻輪到老子來看你嘍。

蔣方印不以為意,李成梁雖然走了,可李如梅這遼東總兵還在,眼下巡撫大人手頭事太多,暫時還顧不上李如梅。不過等巡撫大人忙完這陣,李如梅這遼東總兵也應該讓位了。

楊鎬的意思,似乎有意上書朝廷奏請麻貴出鎮遼東,此事若成,楊鎬在遼東手腳便能更加施展的開。

東李西麻,李成梁雖走,諸子及舊部卻在遼東盤踞,根深蒂固,單憑楊鎬一人想要讓李家徹底服輸很難。但若有麻貴相助,此事便容易得多。

熊明遇不識得蔣方印,但見尚伯芝和魏良臣對他都很客氣,也猜到此人恐怕是楊鎬的人,故而略微點了點頭。他是正牌進士,又是兵科給事中,京官清流,對一個沒有官職在身的人施以此禮,已是難得。

蔣方印忙做出一臉受寵如驚的模樣,與熊明遇客氣幾句,等熊明遇帶著隨從進城後,臉色卻冷了下來。

尚伯芝見蔣方印似有話與魏舍人說,也是知趣,帶著部下進城。如今老恩主做了巡撫,他自是不必再回上榆林堡。想來,有關他的調令老恩主已經辦妥。只是,那日魏舍人與他說的駐防建州一事,他卻是有些上心,就是不知魏舍人是隨口一說,還是真心有此念頭。

“巡撫大人兩天前去了陸河所巡視,須明日才能回來。大人囑咐,若舍人歸來,且在城中稍等,他有事與舍人商議。”

良臣注意到蔣方印轉達楊鎬的話用的是“商議”二字,而不是“吩咐”,頓時明白楊鎬清楚,他這便宜學生並非其部下,交接完建州的事務就要回京的。

這個細節讓良臣對楊鎬的細心高看了一眼,猜測楊鎬有什麼事要和自己這個小舍人商議的。或許,他不是想和自己商議,而是借自己的口向鄭貴妃,亦或萬曆商議吧。說一千道一萬,他魏舍人自身還沒有值得遼東巡撫和他商量的價值。

“巡撫衙門設於遼陽,寧遠伯歸京之後,朝廷暫無意再任遼東都司,故巡撫大人年前便在瀋陽開署辦公,待年後再搬至遼陽。”

蔣方印簡短說了下情況,然後告訴魏良臣住處已經安排好,現在就可去歇息。這一路良臣也是累了,正想睡個好覺,當下也沒意見,跟著蔣方印進了城。

到了住處後,蔣方印就見魏良臣的隨行抬了四個大箱子進去,他知道其中定是貴重之物,但知趣的沒有多問。可隨後又有一梳著女真髮式的女人從車中走出,不知所措的站在馬車邊看著魏舍人,倒真是讓他開了眼界。

“那個……這個……這位是我在建州納的侍妾。”良臣低聲解釋了下洛洛兒的來歷。

“舍人納妾是好事,少年佳人,郎才女貌……”

蔣方印何等妙人,當下就讚了幾句,可再仔細一瞅,那侍妾看著怕不是二八年華,而是過了花信年華,眉目之間皆是熟透,不由對魏舍人的習好刮目相看。

硬著頭皮送走一臉古怪模樣的蔣方印後,良臣讓鄭鐸安排人手住下,然後拉著瓜爾佳氏進了屋。

因為累,又冷的厲害,良臣沒心思讓瓜爾佳氏給他暖暖鳥,只要她陪自己上床睡下。不做事,也能取暖的。

這一暖,竟是不知不覺就天黑了。

迷迷糊糊的,好像有人掌燈在看著自己,良臣一驚,睜眼同時本能的坐了起來。

“有了新人忘舊人,魏舍人,你可是好的很啊。”

床邊,葉赫東哥穿著一身白襖,隨意的把玩著手中的匕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