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0015章 不入流的皇親國戚 (第2/2頁)

加入書籤

或許,是被書中的忠良感動,又或是聽了外面說書的演義,反正十歲的時候,許顯純就決定長大之後要學那班定遠般棄筆從戎,在祖國的邊疆上縱橫馳騁。

有了志向的許顯純便勤學苦練,不但書念得極好,還偷偷拜了家附近的一個老軍戶學武,馬術什麼的更是練得熟練。

種種準備,只為他日參加武舉,為國報效。然而,許顯純的這一抱負卻是被他爹許明遠強烈反對。

所謂老子走過的橋比兒子走過的路都多,許明遠深知學武將來肯定沒出息,因此一心想讓兒子從科舉之路,將來考個文進士,光宗耀祖。

當爹的一個想法,當兒子的是另一個想法,於是父子關係就鬧得極僵。

去年,許顯純瞞著他爹偷偷跑到順天府參加了武舉鄉試,得中第四名。回到家後,許顯純本以為父親會對他的志向有所認同,哪知迎來的卻是一頓大罵,然後就是閉門禁足。

為了防止兒子再學武,許明遠讓僕人日夜看著,又擔心兒子已經中了武舉,會跑到京城參加武科會試,索性也不給兒子零花錢了。

沒了盤纏,看你往哪跑!

只是,當爹的卻小瞧了自己的兒子,在一個深夜,許顯純終是偷跑了出來,還順手偷了他孃的一根金簪子。

因為害怕家裡會在河間府攔他,熟讀兵法的許顯純聲東擊西,在河間府擺了個迷魂陣,然後金蟬脫竅輾轉跑到了肅寧來。

肅寧是小地方,許顯純不擔心他爹會追到這裡。只要進了京在兵部報了備,那是就算他爹帶人趕到京城,也不可能再讓他回家了。

至於路上苦一點,許顯純倒是無所謂。男兒大丈夫,志在千里,這點苦算什麼。

因為二叔的關係,魏良臣知道許顯純的身份後,自是盤算著要和此人結交,這也算是提早進行感情投資,組建日後的閹黨班底。

但這種事,卻不能操之過急,得有機會,一個合適的機會拉近兩個陌生人間的關係。

冒然出擊,效果恐怕會適得其反。

良臣正盤算著,車伕在前面喊了,要大夥下車方便。

良臣抬頭一看,大車停在了一個樹林子前面。

林子裡,搭著幾間涼棚,有賣水的,也有賣吃的。有村民還將一些當地的特產擺在那叫賣。

嘿,這不就是高速公路上的服務區嗎?

良臣樂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撲面而來。

遺憾的是,這服務區可沒有茅房,只在林子中挖了幾個坑。凡是方便的客人自己前去方便,男的一波,女的一波。偷看不偷看什麼的,全靠自覺。

那胖子是個自來熟,拉著眾人就去方便。

許顯純和魏良臣都下了車。

一幫在車上坐得腿都麻木的男人們洩了膀胱中的存貨後,一個個心滿意足的往回走。

胖子估計肚子不太好,憋著臉蹲在那正出恭呢。

良臣很想問問許顯純你大爺的情況,不過想想還是算了,不動聲色的跟在許顯純後面。路上得十天時間,有的是機會,倒不急在一時。

回到大車邊,良臣剛想上車,沒想又遇上熟人了。

一輛馬車停了過來,車中下來的是張家老么,綽號“豬頭炳”的寶鈔司監丞張炳。

張炳不是一個人進的京,邊上還有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長得斯斯文文,一身儒衫,看著比許顯純還要有讀書人的味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