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0章 (第2/2頁)

加入書籤

藥姑,原本是大谷莊的女兒,叫谷寧。她遠嫁,卻回村裡繼承自家的山頭,就是那枯木嶺。

原本大家對她的所為十分排斥,後見她略懂醫術,通曉草藥妙用;她的丈夫平時不聲不響的,主意挺多,是他讓大家種植麥草賺錢脫貧。

如此人家,怎能排斥?別村請都請不來。

以前,有小兒長期夜啼的人家,多半到隔壁村找神婆治理。如今不用了,直接上山找藥姑幫忙,一劑藥搞定。

村裡很多小孩吃過她給的草藥湯,如今身體壯實,健健康康的,家長們對她十分感激,教孩子們見了她要喊姑。

但小孩們討厭吃藥,知道是她給自己弄的苦藥,每次見她都要躲起來,嘴裡念著:

“藥苦,不吃……”

久而久之,家長們索性跟著小孩們喊她藥姑。有老人覺得,枯木嶺叫了幾十年,枯木早已逢春喚發生機,再叫枯木嶺甚是不妥,改叫藥姑山比較恰當。

這不,藥姑山這個名字在年輕一輩中叫開了。

“現在她隨男人回老家去了,剩下她女兒住在山裡。”谷妮說,“她女兒不懂藥草藥理,所以叮囑村長讓大家別再上山挖草藥或者找她問藥,怕吃壞人。”

不過,前任藥姑教村民們在各自的院子裡種一些常見的草藥。比如輕微的發燒感冒,喉嚨疼痛,跌打損傷等小病小傷皆可服用。

大病就算找她也沒用,更別說找她閨女了。

“雖然她閨女不懂藥,大家依舊喊她藥姑。”算是對前藥姑的一種尊敬延續,希望她女兒有朝一日可以繼承她的本事。

當然,單純的希望而已,像是一種安全感。彷彿只要藥姑在,大家就不必上醫院了。有事實為證,村裡的人鮮少生病,反而搬進城鎮住的人經常大病小病。

如今外邊的人一個個都想搬回村裡住,尤其是老人。

“原來是這樣,看來我來晚了。”和前藥姑失之交臂,年輕女子笑容微澀。

“你別這麼想,”谷妮瞅她一眼,“你的病已經好了,目前注重養生。在鄉下,你別再胡思亂想,養好身體最重要。”

“知道,我說說而已。”發發牢騷嘛。

她姓楊,叫楊雨嫣,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名好,命卻不怎麼好,早年喪母,被親爹當成公司接班人來培養,便是谷妮工作的那間小公司。

誰知在她28歲生日那天,親爹居然帶回一名25歲的兒子,聲稱他將成為公司的繼承人。

25歲,意思是親爹在她親媽生前已經出軌,並生下一名私生子。之前說讓她當繼承人,其實是看出她頗有經商才能,希望她挽救公司於水火之中。

公司能夠迴歸正軌,她功不可沒。可惜——

“你畢竟是女兒家,將來要嫁人的。你弟弟雖不及你聰明,有公司的精英幫他,相信他的成就不比你差。”親爹苦口婆心道,“女兒,你是乖女兒,要原諒爸爸啊。”

她如遭雷殛,失魂落魄地離開公司的途中昏倒進了醫院。結果診出她患了乳腺癌,做了切除手術撿回一條小命。

親爹得知她的病情,十分悲痛,強硬勒令她休養一陣子。

接著,他老人家把一棟別墅過戶給她,再給三百萬,再無其他資產。等於被親爹掃地出門,為公司打拼那麼久,她得不到一分一毫。

谷妮作為單位的老員工,平時與這位太子女常有接觸,見她落得如此下場,一時氣憤辭職了。到她家探望時,相當驚險地救下心灰意冷準備自殺的她。

何以忘憂?離開苦難之地,到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

從今天開始,她將在這個靜謐祥和的大谷莊靜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