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章 克羅託內醫生 (第2/2頁)

加入書籤

距尼克斯特拉圖斯所知,克羅託內就有不少富裕公民這幾年常去戴奧尼亞的中心圖裡伊看病,戴奧尼亞的醫生還搞了一個叫什麼南意醫學論壇的組織,每年春天舉辦一次,邀請戴奧尼亞聯盟和其盟邦的醫生聚集在圖裡伊,進行醫學新發現的探討和醫術上的交流。去年是第一屆,保守的尼科斯特拉圖斯並沒有去,但在與歸來的同行聊天中,他們嘴裡所吐出的隻言片語關於學自戴奧尼亞新奇的醫學理論和方法,卻讓尼科斯特拉圖斯在驚訝之後,又引他深思。

因此,在今年年初,當圖裡伊醫院向各個盟邦發出邀請後,他就迫不及待的準備動身前往。

原本從港口坐船、順風的情況下,只需半天就能到達圖裡伊,但是悲催的尼克斯特拉圖斯有暈船的毛病,只能走陸路。

來到北城門,另一位醫生斯塔西浦斯早已在那裡等候,三人出了克羅託內城,踩著鬆軟的土路,一直往北行。

三人來到內託河浮橋處。

當初克羅託內第二次戰爭時,為了防止戴奧尼亞人突入到克羅託內城下,浮橋被焚燬。重建的時候,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橋面不但窄,而且平穩性也比以前差了。

斯塔西浦斯在過橋途中忍不住吐糟:“圖裡伊克拉蒂河上是真正的木橋,不但又寬又平,而且橋下還可以過船。和他們相比,咱們的浮橋更像是土著人建的!”

尼克斯特拉圖斯沒說話,他記得去年克羅託內召開過一次公民大會,專門就是否邀請戴奧尼亞人幫他們在內託河上建一座木橋之事進行過討論,自尊的克羅託內民眾多數表示反對,使得這個議案沒能透過,尼克斯特拉圖斯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的想法也跟多數人一樣,象道路、橋樑這樣的設施能用就行,國庫的錢應該用於修繕劇院、競技場和神廟等公共設施,甚至可以在特殊的慶典為公民們發放額外的福利。

因為諸神庇佑,這幾年大希臘風調雨順,農作物連獲豐收,又恰逢這兩年周邊戰事頻發,穀物價格上漲,民眾在留足自用之後,在市場上銷售穀物,也小賺了一筆。所以今年春天來得早,卯足了勁兒的公民們帶著自家奴隸早早的在農田裡種上了麥苗。

走在克羅頓平原上,一眼望去,全是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奴隸們辛勤的在田坎間勞作。

春天雨水較多,道路變得泥濘。為了防止跌倒,尼克斯特拉圖斯一行人行走的緩慢,到了下午他們才走出克羅託內的領地。

當他們深一腳、淺一腳的在溼滑的泥地裡跋涉,雙腳開始酸脹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條平坦堅實的寬敞道路,大家都鬆了口氣。

“斯塔西浦斯老師。”從小到大還沒有出過遠門的呂卡蘇斯興奮地喊道:“這就是你說的戴奧尼亞所建造的克里米薩——阿斯普羅斯圖姆大道?!”

“沒錯。”斯塔西浦斯看了一眼尼克斯特拉圖斯:“老朋友,你覺得這條路如何?”

尼克斯特拉圖斯哼了一聲,沒有說話,徑直往前走,來到人行道外一些歇腳的行人中間找了一個空置的石墩坐下,他原本腰就有點毛病,剛才那段路走下來,感覺腰都快折了。

呂卡蘇斯年輕、精力旺盛,他見大道上車來車往,很是熱鬧,甚至跨過排水溝,想到大道上去試著走一走,結果險些被馱車撞到,迎來車伕的一頓臭罵,尷尬的退回到人行道邊。

尼克斯特拉圖斯說了他一通,才安靜了些。可過了一會兒,他又拉著斯塔西浦斯問道:“那輛車是幹什麼用的?”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輛雙馬拉的帶蓬馱車以較快的速度向北駛去,篷布兩邊繪製著戴奧尼亞的標誌“雙股叉與三頭狗”,大道上的車輛都有意的向兩側避讓。

“那是郵車。”

“郵車?”

“戴奧尼亞人是這樣叫的,它是專門負責給兩地之間的民眾傳遞信件和包裹,據說戴奧尼亞有一個部門專門來負責這件事。”斯塔西浦斯說道。

“這個方法倒是不錯,方便了城邦的民眾。”尼克斯特拉圖斯插話道。

“我們克羅託內也有郵車該多好!至少給患者送藥,就不用來回跑了,浪費時間。”呂卡蘇斯有些羨慕地說道。

“年輕人,那是要花錢的。”斯塔西浦斯嘆了口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