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夺笋[快穿] > 2030(第11页)

2030(第11页)

华国在科学家众星拱卫中跃至国际前列,在璀璨的星光下不断向前。

许多年轻人受到激励,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科学家,为华国和人类事业发光发热,这份职业已经不再是谨守清贫的代表,而是一种崇高。

相里亭在这个世界活到了五十岁,被赵艳芳磋磨的八年终究熬坏了身体的根子,人到老年大病小病不断,最后在一个秋天溘然长逝。

举国悲痛,许多人自发为他送别,唯愿国士一路走好。

他走时很安详,双手交叠在腹前,于一片果树深处长眠。

墓碑上是他年轻时在试验田的一张照片,摘下草帽后的头发有些凌乱,俊朗的面庞上笑容晏晏。





第26章年代世界番外约翰尼的华国之旅

华国2008年,约翰尼第一次来这里,为自己找了名向导。

约翰尼:“我是一名农场经营者,想观摩一下华国的新型家庭农场模式是怎么运转的,附近的农场欢迎我们过去参观学习吗?”

向导对此见怪不怪,熟稔道:“当然欢迎,我们先上车吧,路上再说。”

车门关闭,约翰尼在异乡难免有些拘谨,只是一想到即将看见闻名世界的华国新生态农场,搭在膝盖上的双手激动得有些发颤,心中滚烫。

“我们华国的家庭农场一向是种养结合,在作物种植这一方面,很多农场在往生态种植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的方向发展。”

向导在手机上调出图片,给约翰尼展示,约翰尼看到屏幕上的画面一眼心动。

“太美了!”

牧场、鱼塘泾渭分明,被绿茵茵的一片包围,作物的植高、亩产、卖相惊人,种类繁多,根据植株特性打理得井井有条,翠绿的浓荫由自然与人类精心培养,煞是好看。

如果不是约翰尼听见向导的的确确说的是“农场”,几乎要以为是哪一个风景优美的景区。

向导不意外地看到又一位来华学习的友人眼睛都看得发直,指尖在屏幕上擦过,切到了农场的近景。

约翰尼的双眼瞪大:“这真的是玉米吗?为什么我那边的玉米不是这样的?”

屏幕内的玉米杆茎高大结实,几乎与杏树高度齐平,硕果沉甸甸地嵌在绿叶当中,日光下泛着涂过蜜一般的色泽。

向导一听这话,立刻有了不一样的神气,兴致勃勃给他科普:“这是相里亭先生研究出来的穗安037!目前的亩产记录仍未被超越!”

约翰尼喃喃:“相里亭?难怪……我听说过这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哪怕是不关注农业的人也能经常看到他的名字。”

向导显而易见的高兴起来:“对,我给你看的这个农场大部分作物良种都是他研究出来的,布局也是由他一手设计。”

约翰尼露出笑容,扫了眼窗外的风景,回头道:“路程较远,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到,不如你跟我讲讲相里亭先生吧?”

向导琢磨了会儿,才道:“相里亭先生的人生分界点在二十一岁,那么我先给您讲他二十一岁之前咯?”

约翰尼认真地竖起耳朵。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叫李财的人说起,南方的生产队不欢迎李财这个外来人,于是相里恒夫妻,也就是相里亭的父母收留了他,给他吃住的地方。那时相里亭的母亲刚生产完没多久,平时都是相里恒出去上工,李财也跟着去帮忙。”

“结果有一天,李财趁相里亭母亲午睡,将所有钱卷了跑路,还带上了相里亭和相里平兄弟。我估计他是想把两个孩子卖了再赚一笔,最终还是因为胆子小,没敢。”

约翰尼听得眉头直皱,心也跟着紧紧揪起:“后来呢?这个李财必须得到制裁!”

向导接着讲:“后来李财跟赵艳芳结婚,生了儿子李诚。李财偷摸敛财的事情干多了怕败露,直接跑了,留下相里亭两兄弟被赵艳芳压榨,相里亭上初中的年纪就一直在上工做成年人的活计,足足八年。”

“太惨了,我……”约翰尼想说他不想听了,单是向导略去许多细节的描述,都让他心中泛起绞痛。

向导仿佛是约翰尼肚子里的蛔虫,一打眼就明白了约翰尼在想什么,他宽慰地笑了一下,又用充满诱惑的语气鼓动:“接下来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了,你真的不想听吗?”

“狡猾的华国人,”约翰尼抬手蹭了下眼尾,吸了吸鼻子,“你接着讲吧,我还想听。”

“那时候相里亭一直在自学,别人家不要的书都给他,相里亭就那么一直看,谁都不知道他究竟积累了多少。后来,1977年八月,高考的消息传出,相里亭也打算报名。”

“他考了H省第一名,甚至在考前,和朋友出了一本非常经典的教辅书,凭四人之力拔高高考难度!”

约翰尼听得心里边舒坦又震惊,他有想过相里亭这种天才的崛起之路不平凡,没想到会是这么的……离谱。

“相里先生成了状元,那李财、赵艳芳和李诚这三个人呢?”

向导:“相里亭先生是颇受国家重视的科学家,国家派人找到了李财,核实过李财这些年的罪行后送进监狱。李财这人没什么文化,惯会做偷鸡摸狗之类见不得人的勾当,在牢里蹲的那几年受了不少苦。”

“等他出来背了案底,又有人盯着,后半辈子都在沿街乞讨,最后不知道死在了哪儿。”

“至于赵艳芳和李诚这两个人嘛,李诚考上了一所三本大学,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是很稀有的,他好好学,顺顺利利毕业不愁没工作。但他这人太蠢了,受人挑拨登报抹黑相里亭先生,大四那年被学校开除了。”

“相里亭先生直接将李诚告上法庭,要他赔偿巨额损失。”

“李诚从此一蹶不振,在最底层做苦力活。再看到他的消息,是某天报纸上看到他和赵艳芳精神都出了问题。”

“他们一辈子都不能摆脱相里亭的阴影。”

约翰尼啧了一声:“活该。”

向导笑了:“谁听了都这么评价。”

“继续继续。”

“作物研究从来不能一蹴而就,它太消耗时间和精力,相里亭是从大二那一年开始出成果的,一举赢得华国发明奖一等奖,他那会儿才二十三岁。”

约翰尼兴奋地补充:“是的,这一段我也听说过。相里亭先生二十七岁那年又获得了斯坦苏尔化学奖,他一直是最年轻的获奖者,记录至今都没人能够打破,太厉害了!我的儿子从小将他视作偶像!”

向导颔首,想了想又笑:“他的确是偶像级别的人物,你应该看过他的照片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