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9章 運氣不錯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翠英剛拆開家裡的來信和包裹,便走過來與李翠英商量分享些毛線。

“你的線怎麼這麼快就用完了。”

李翠英一臉驚訝,她從遙遠的北方帶回的絲線,給每個人分配了滿滿的三斤細絨線,兩斤粗線,原本能做兩件衣服,但路紅他們多數人都寄回了家裡一部分,李翠英卻連一針都沒有寄出,反倒是她的家人寄來了一件馬海毛的針織衫。

“我給了張華,前陣子你不是看見了嗎?我為他製作了一整套冬季服裝。他的身材魁梧,做完這一身,就沒剩多少了。

媽媽說既然王明和張華定了,贈送一些小禮品以表心意。我思前想後,他什麼都不缺,那就織條圍巾吧,反正他也很少戴。

我注意到他已經有兩條羊毛圍巾了。”

李翠英擺擺手,略顯困擾地咬著下唇,她並非不願表達,只是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時機。

“毛線編圍巾會刺手,不如買點別的吧。”

在一旁的林梅插話,目光與李翠英交匯,傳遞了一個微妙的眼神。

“林梅說得對,我剩餘的資源有限,除了我和建新的,我還想給志安的哥哥織一套,他們兄弟情深,確實不易。”

李翠英婉拒了,雖然心中有些愧疚,但她明白,不能再縱容李翠英這種偏離常規的情感模式,否則未來可能會引更大的問題。

“你為張華編織衣物,他有沒有回報?這樣無償付出,畢竟我們是一家人,即使是親兄弟,也要講明賬目。

你別讓王明心存芥蒂,萬一被他家人知道了,恐怕會有誤會。”

林梅瞭解李翠英的脾性,直言不諱。

"別擔心,我明白你們的顧慮。我已經和李明溝通了,平時的家務活他全包了,年底再用他的工分幫我換取兩斤細糧,算是抵償那套衣物。

這事兒王明是知道的,那天張華回來,我們一起碰見的,你看他,一個大男人,眼睛都紅了。

我是獨生女,從未真正理解長兄的辛勞。

還好我父母沒再生孩子。”

李翠英微笑著回應,感激她們的提醒,她趕緊解釋清楚,然而背後的深層原因,她始終未曾提及。

三個活潑的少女見到江言識大體,便不再多慮,她們圍著知青點門外的老榕樹,一邊編織著衣物,何建國偕同張長慶和劉愛民踏入了秋意濃濃的樹林中,他決定這個月不再派遣張長慶和劉愛民外出打零工,而是讓他們休養生息,為即將到來的秋收做準備。

江言雖然針織技術略顯生疏,但在鄉親們的指點下,憑藉一本六十年代的手工針織教程,她的技藝進步顯著。

那本書圖文並茂,易於理解,江言已能完成書中的大部分圖案,剩下的就是實戰經驗的積累。

當何建國和張長慶扛著一隻碩大的野豬歸來,初次看見江言手中的那件未完成的藏青色衣物,他眉宇間閃過一絲詫異。

他記得離開時,那件毛衣已經織到腰部,如今卻顯得鬆緊不均,他忍不住露出笑意。

“你的手藝是想織漁網嗎。”

何建國放下野豬,半開玩笑地靠近江言,看著她手中的作品調侃道。

“要不要隨你,不要的話就給二柱子他們,這是哪兒來的。江言被弄得有些不高興,回應道,他指向遠處的樹林,暗示著野豬的藏身之處。愛民現紅薯葉被啃食,經過一天的搜尋,才找到這傢伙,它藏得可真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