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繼往開來,花絲鑲嵌工藝! (第1/2頁)

加入書籤

燕京八絕。

雕漆、宮毯、花絲鑲嵌、金漆鑲嵌、景泰藍、牙雕、玉雕、京繡

其中雕漆、景泰藍、象牙雕刻、玉雕譽為京都工藝“四大名旦”。

這四種工藝,秦飛都有接觸,大多離不開雕刻的手法。

雕漆也叫剔紅,使用剔的手法層層雕刻下去,形成獨特的雕刻風格。

景泰萊是掐絲琺琅,把燒紅的銅絲掐出形狀,塑造圖案紋路。

象牙雕刻同樣是一種獨特文化,尤以雕花最為厲害。

玉雕不用多講。

秦飛對燕京八絕興趣非常大,但以上四種,他都接觸過,並不能引起他太大的興致。

他的目光落在另外一種非遺傳承手藝上,那便是燕京八絕之花絲鑲嵌!

京都的文化確實璀璨,也無外乎是華夏文化之都。

自從錦德鎮回來之後,秦飛一直打算找一門新的手藝,如今燕京八絕展覽邀請他,他頓時對燕京八絕燃起了興趣。

晚上,秦飛和丁香在床頭說著悄悄話,丁香聽到這件事後,好奇問道

“花絲鑲嵌是什麼,我從來沒聽過。”

“哎,咱們國家的非遺文化太多了,但宣傳渠道卻太少。”

丁香的憤憤不平很有道理。

棒子國一直在向聯合國申請非遺傳承,然而都是把別的國家的文化申請到自己的身上。

當時聯合國的回應是再用別的國家文化申請,考慮取消他們的申遺許可權。

對此,棒子國的人只能作罷。

有很多網友就有疑問

為什麼我們不向聯合國申請。

實際上,我們國家每年都在申請,但是每年的申請數量有限制。

而我們國家的非遺文化太多了,得排著隊一個個來。

秦飛摟著她,輕聲道

“有些東西變不了的,他們是什麼樣大家都知道,他們的文化本就來自我們,只要我們國人把這些文化傳承下去,他們就偷不走。”

“花絲鑲嵌他們絕對偷不走,這種工藝難度極高,是專為皇家制作飾品。”

“別說機器做不出來,花絲鑲嵌厲害的手藝人都不多,目前我們國家只有一位國家級花絲鑲嵌的非遺傳承人。”

“這種工藝,是用金、銀作為原料,採用傳統技法塑造出造型,然後再用特殊技巧鑲嵌珍珠和寶石。”

“比如皇后頭冠和長袍上的裝飾品,就都是花絲鑲嵌做出來的。”

“從用料、到工藝、再到藝術美感,都是驚為天人的程度。”

“可能正是因為太難做出來,普通人接觸不到,所以也就沒那麼出名了。”

聽到秦飛的話,丁香輕聲讚歎道

“雖然沒聽說過,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秦飛笑了笑,確實如此。

花絲鑲嵌,又叫做花嵌,由於實在沒法量產,所以很難在普通大眾之間流行。

秦飛對花絲鑲嵌很感興趣,便打算尋一位師父,好好學一學。

手藝人這行,還是需要有人領進來才算入門。

翌日,秦飛的手機傳來一條馮新陽的微信。

他點開訊息看,現是一段影片。

影片中是一個模樣造型都屬於上乘的鵝頸瓶。

看到這鵝頸瓶,秦飛立刻反應過來。

在京都郊區一處古窯廠燒瓷器的時候,馮新陽曾經找過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幫他打下手。

那孩子天賦很不錯,拉坯拉出一件鵝頸瓶,請秦飛評判。

秦飛也順手做了一件一樣的,告訴他鵝頸瓶不僅要注重外在的形狀,還要注重薄厚均勻,才能有清透的感覺。

後來那孩子就開始照著秦飛的鵝頸瓶練習。

如今大半年過去,想不到這孩子居然練習到了現在。

馮新陽在微信裡問道

“秦大師,您看這件怎麼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