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三十二章 俏色巧雕,天工獎的主題! (第1/3頁)

加入書籤

展廳內,遊客們把玉雕圍的水洩不通。

白玉佛展現出的那種神聖淡漠的感覺,讓人只感到頭皮麻,彷彿看到了真正的佛!

不少人看了兩眼後,甚至不敢與這尊佛像對視。

玉佛整體都是白色,但是神態卻能被看得一清二楚。

人們連連驚歎。

“國家級藝術大師,真牛比啊!”

“膜拜大神的神作!”

“快給我合個影,太驚豔了!”

“大師人過來了嗎?我更想和大師合影!”

藝術展的氛圍非常熱烈。

這件作品蘊含著華夏古典山水韻味,包含著人們對虛無縹緲的神佛的嚮往。

堪稱絕美!

“有沒有人科普一下,這枚玉雕到底有多厲害!”

期間,有人環顧四周,問道。

這時,只見一個身體有些精壯的中年男人講述道

“這枚玉雕涉及到的技法很多。”

“先是外側的山,用到的是‘俏色巧雕’的方法。”

聽到他的話,周圍的人微微一愣。

俏色巧雕?

有人認出來,這個中年男人是南方壽山石雕的代表人物,孫青海。

孫青海繼續說道“宋朝的藝匠,最擅長用巧色雕的方法處理玉石本身的天然紋路和色彩。”

“因材施藝、巧用色彩,這種雕刻的方法一直延續至今,並且是高階的雕刻方法。”

“但能做到俏色巧雕的玉石工匠,數量極少。”

“大家看外側的山,棕色的山體,綠色的樹木,全都只是透過雕刻出紋路的方法,就讓這座山呈現在大家的眼中。”

“很多人覺得山裡的佛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在我看來,寥寥幾筆浮雕,就能把山的神韻雕刻出來,同樣需要很高的境界!”

孫青海的話音落下,周圍頓時響起一陣譁然之聲。

很多人聽不太懂俏色巧雕到底是什麼意思,但也聽出就是“很厲害”的意思。

這時,孫青海又是說道

“而且,我聽說這件玉雕在被秦大師買下來之前,很多玉雕師都嘗試著雕刻。”

“但玉料本身不巧,不俏,想要俏色巧雕,根本不可能。”

“這境界,實在是高啊!”

聽到他的話,大家又是大受啟。

“孫大師,你不也是玉石行業的高手嗎?怎麼看起來你比我們還要激動呢!”

有人笑著對孫青海說道。

聞言,孫青海神色略有些嚴肅,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