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零一章 他這樣的人,停不下來! (第1/2頁)

加入書籤

瓷器展舉辦地點在御窯廠博物館。

博物館常年不開放,只是偶爾才會開放參觀。

這一次為了瓷母工藝,專門準備了一個展廳。

展廳內,擺放著很多花海瓷廠的瓷器作為擺設,這些瓷器都很精美,其上繪製著瓷母的十二個開光的圖案。

作為陪襯,價值也是極高。

瓷母擺放在最中間。

高86.4厘米,厚胎厚釉,看著就厚重。

整體全部都是由手工製作,集各種釉彩為一身,富麗堂皇,展示出華夏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

宋朝的文化含蓄內斂,比較低調,所以汝窯那般天青色最受宋朝人喜歡。

而清朝工藝富麗堂皇,乾隆又喜歡研究工藝技法,所以瓷母展示出的就是海納百川的富貴之氣。

精美的瓷器擺放在一米五的高臺上。

人們看到它總是會略微抬起頭來,像是在仰望一樣。

展覽開始後,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和收藏家聞風而動,紛紛趕往錦德鎮。

御窯廠博物館準備了1萬張門票,上架後就被一掃而空,這度連負責門票的運營人員都有些吃驚。

等到展覽開始,展廳圍滿了觀眾。

人們看到瓷母真跡,終究是被其複雜多變的技法所吸引。

“這就是瓷母啊,只聽過名頭,沒見過真跡。”

“我聽說和故宮那件一比一還原,就是開光圖畫稍有不同。”

“看到那幾層單色的釉沒有,都是極品的釉色,在瓷母上只能當點綴。”

“連描邊的金彩都是極品,更別提彩繪和鎏金了。”

“看那邊,有科普展板,去了解一下。”

看客們一邊欣賞著瓷母技藝,一邊議論。

一旁有一個電視螢幕,其上播放著秦飛建立瓷母的全部過程;還有一塊科普的展板,向大家展示瓷母的各個細節。

“我也是做瓷器的,我試試看能不能還原出來。”

一個瓷器匠人心裡暗想,於是,他來到科普的展板前,想學習一下製作方法。

“瓶口沿是紫地琺琅彩,並且會有各種花卉圖案。花卉涉及到十種色彩以上,要把各種琺琅彩精妙的點綴在花朵上,不能有釉色交融的痕跡。”

瓷器匠人暗自沉吟。

“開什麼國際玩笑!一圈那麼多花卉,還全是琺琅彩,這是人能畫出來的?”

接著,他又看向第二層。

“藍地琺琅彩一圈,繪有各種花卉圖案。”

這人腦袋都大了。

琺琅彩圖案非常的複雜,那些花的花瓣均是散開狀態,想繪製出來需要極其高的彩繪能力,也要一點一點描出來。

手要特別穩才行,還非常費時間。

“再看看,前兩層大不了不做了。”

這人又是想道。

“第三層,汝窯釉,青色汝窯上,佈滿魚子紋細小開片!”

他終究是搖了搖頭。

這瓷器,根本就不是正常人能做出來的!

“呼,汝窯,還要燒出魚子紋開片。”

“別說放在瓷母上燒製,就是單獨拿出來燒,成功率也極低。”

“這怎麼可能做得出來!”

太難了!

如登天的難!

他已經放棄了自己嘗試製作的打算,只想膜拜大佬的創作。

“頸部乾隆時期青花紋纏枝花卉,兩個耳朵是螭耳,並且掛金彩。”

“下一層松石綠有一道,並有開片紋路!”

“再下一層鈞窯紅釉一道!還帶有玫瑰色的紅色窯!”

“再往下鬥彩花紋一道!而且是成化鬥彩風格!”

“之後粉青釉,上面有浮雕花卉的立體圖案!是龍泉青瓷的特點!”

“然後是身體部分,以霽藍釉描金為底,十二個開光彩繪,是粉彩和琺琅彩的結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