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十七章 瓷母製作,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第1/2頁)

加入書籤

秦飛的名聲在錦德鎮越的火爆。

最年輕的國家級瓷器藝術大師。

人們提起他,多多少少都帶著些佩服。

大家也很關注秦飛接下來的創作。

同樣,大家也知道,有些窯口私下裡還是比較嫉妒秦飛的,尤以翠青山為最。

翠青山剛推出一款鬥彩雞缸杯仿製品,純手工打造,和故宮那件頂級文物鬥彩雞缸杯幾乎一模一樣。

一時之間買家蜂擁而至。

本來售價一件十五萬,炒著炒著,一件已經達到三十萬的高價。

雞缸杯底部有“翠青山”牌子的落款,讓這瓷器頗有收藏價值。

翠青山的窯口總負責劉佳頗為高興,這款雞缸杯的推出,讓他旗下的瓷器也揚眉吐氣了一會。

售賣會上,收藏家和手藝人齊聚。

劉佳和大家介紹完雞缸杯的來歷後,又大聲笑道

“近來單色古瓷很火,但單色瓷這東西,再怎麼變幻造型,技法上也走到盡頭了。”

“某些國家級瓷器大師,就是運氣好還原出古瓷秘方罷了,這有什麼。”

“若是我們有那釉漿的秘方,誰都能燒出古瓷。”

“再等後面有人破譯出古瓷秘方,不過就泯然眾人,又怎麼能擔得起現在的名聲和地位呢!”

劉佳雖沒有指名道姓,但圈內人都清楚他指的是誰。

而且劉佳說的頗有道理,讓大家都以為秦飛是靠著古瓷秘方才安身立命,忽視秦飛登峰造極的手藝。

這些閒話一傳開,還真有很多人信了。

“還原出三大傳世古瓷,足以流芳百世,而且人家手藝也厲害,你們這些人啊,就是嫉妒心作祟。”

有的人很是清醒,不屑回應道。

“單色瓷雖然好,但是天花板也就在那了,沒什麼創新。”

“如果秦大師做出新的古瓷,就問你想不想買吧!”

“想買肯定是想買,我覺得劉佳說的比較有道理的一點,就是秦大師可能真的已經到瓶頸,而且不會再有突破。”

“他現在的地位,放眼國內有幾個人比得過,到瓶頸不正常嗎?”

“彩瓷和單色瓷,還是彩瓷更能體現藝術家本身的造詣。我的意思是,汝窯和秘色瓷漂亮,是因為汝窯和秘色瓷本就漂亮,更多是瓷器本身的美。而彩瓷的漂亮,是匠人藝術的表達,更多是手藝人的技巧。”

“嘿,別說,你這麼一說還真有道理!”

“秦大師的藝術造詣,也不低吧。”

藏家們紛紛議論著。

錦德鎮本就是瓷器之都,當地人對瓷器或多或少都有些瞭解,這些大師的故事,更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秦飛依然是人們敬仰的物件,但這份敬仰中,也多了一些人的懷疑。

花海瓷器的窯口,林燕正和旗下的瓷器大師張文林閒聊著這件事。

張文林知道這些人的議論後,對林燕說道

“因為秦飛的起點太高了,高到讓人難以望其項背,所以,大家對他的期望就更高,期望他能做出更厲害的瓷器。”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素色瓷和古瓷,他已經做到巔峰,不可能再精進。”

“這種時候,再想一鳴驚人,恐怕是不可能了。”

“所以,才會有那些閒言碎語。”

聽到張文林的話,林燕又想起秦飛在做的事情,她想說秦飛在研究瓷器之王瓷母,但是,又覺得說出來不太好。

別人還沒做出來就亂宣傳,這很不道德。

林燕點點頭,“人真的有意思,如此優秀的人才,因為不能更優秀,就受到人們的閒話。”

“真是可笑啊。”

張文林笑道“他出現即是巔峰,這般年紀就站在瓷器領域的最高處,肯定要受到很多挑戰。”

“後續看他展吧,若是他能再創作出極品的瓷器,成為當代瓷器第一人也有可能。”

“不過,不知道要花費多久了。”

聽到張文林的話,林燕心裡一咯噔。

不知道為什麼,林燕覺得張文林說的秦飛成為當代瓷器第一人的時間,會很短,會很近。

如果......秦飛真的製作出一件瓷母。

那麼,他將在瓷器領域加冕為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