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十七章 一切的奧秘,都在變化之中! (第1/2頁)

加入書籤

窯爐前,秦飛調整窯爐的引數。

“在華夏的時候,天目盞我已經燒製好幾輪。”

“但距離那個虛無縹緲的臨界值,總是差一點。”

“我已經能燒出油滴盞和兔毫盞,為什麼燒不出曜變天目?”

秦飛停下來,開始思考和回憶。

天目盞分為幾種,一種是最普通的黑色天目盞,沒什麼特點,但也是精品黑釉瓷,價格昂貴。

還有就是更貴的油滴盞和兔毫盞,都是在黑色釉內部有光斑變化,釉色呈現出奇特的規律,像是裂紋但又並不是裂紋。

再之後,就是能散出七彩光輝的曜變天目。

用黑色釉燒出彩色。

五彩斑斕的黑。

那是真正的稀世國寶。

“為什麼之前會失敗?”

“兔毫、油滴都是呈一定規律,斑紋對稱,是對稱結構。”

“但是曜變天目的耀斑以不定量的狀態組成一個個群落,每一個群落數量、大小、周圍的光彩都不相同。”

“這就說明,生成斑紋的契機稍縱即逝,根本沒有時間形成足夠的規律。”

秦飛思考著曜變天目的關鍵。

永恆的變化,點線面連線為一體,釉和胎土裡鐵元素的神奇還原……

這個時候,他感覺自己的思路越的清晰。

“我一直在追求曜變天目的臨界值,想要還原出燒製曜變天目的確切環境,就像是汝窯,就像是郎紅釉那樣。”

“但,或許曜變天目根本就沒有確切的臨界值。”

“一切的奧秘,都在變化之中!”

“難道說,現代窯爐之所以再也沒有誕生過曜變天目,是因為窯爐的環境太過恆定了?”

他想通了燒製曜變天目的關鍵。

現代有非常多的手藝人想還原曜變天目,而且還都是大型的瓷器工廠,這樣的工廠內部有著非常精細的窯爐。

他們考慮了所有的條件,然後不斷地更改變數,想要找到製作曜變天目的確切公式。

但,根本沒有確切公式。

所以,這麼多年,他們都失敗了。

曜變天目,是一種變化的藝術。

“難怪我一直沒有辦法讓瓷器曜變,因為曜變是上天註定的,能不能曜變,要看運!”

“我能做的,就是在儘可能接近那個臨界值的情況,給瓷器一個更加惡劣的環境。”

“惡劣的環境下,次品率大大增加,但是曜變天目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五十件瓷坯,希望能出一件!”

秦飛把所有上好釉的茶盞都放入到窯爐中,但是這一次,秦飛並沒有完全關閉窯爐的鐵門,而是留了一道縫隙。

這樣,由於空氣的湧入,窯爐的內部,是完全不穩定的。

此外,這是一處柴窯,用的是火焰燒製。秦飛需要加大火焰的力度,儘可能讓火焰消耗空氣中的氧氣。

這就是秦飛要的效果。

也是他思考出的關鍵一步!

以往的窯爐是封閉的,內部的空氣流通受到嚴格控制,但是這一次不同。

這一次,窯爐內的環境將會變化的非常大。

“曜變天目之所以這麼難,除了鐵的還原,還有矽的偏析。在釉面上形成的薄膜,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狀態。”

“釉色曜變,需要釉面上的矽和鐵作用,再加上溫度的快冷卻,才可以達到。”

“這一次,五十件天目盞,相當於是五十個完全不同的個體。”

“每一個個體,都有無窮的可能。”

“希望有一盞茶盞,可以成功曜變。”

秦飛點燃了爐火,爐火開始迅燃燒。

由於門開著一個縫隙,高溫會從縫隙中釋放出來,讓周圍的空氣都變得炙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