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十三章 失傳瓷器,意外的訊息! (第1/2頁)

加入書籤

瑤裡古鎮,院子漸漸熱鬧起來。

人們都知道秦紅軍的孫子秦飛在錦德鎮闖出一番名頭,頗有威望,已經是省級的瓷器藝術大師。

再看著秦家院落裝修的越氣派,大家就更是對此津津樂道。

秦紅軍每日喜氣洋洋,十分樂呵。

來家裡拜訪的客人不少。

尤其是秦飛回來,更是有很多以前不曾見過的七大姑八大姨過來嘮家常。

秦飛慶幸還好自己在錦德鎮買了別墅小院,倒也不用天天應付這些家事。

還有些人執迷於讓秦飛鑑寶。

秦飛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鎮子裡有這麼多人喜歡玩收藏。

但秦飛都客套拒絕。

郎紅釉的事情鬧出不小的轟動,成為錦德鎮近些年來為數不多得到破圈事件。

華夏藝術領域的人再一次把目光匯聚到錦德鎮,匯聚到秦飛的身上。

這段時間,秦飛稍稍休息之後,又開始研究鑽研新的瓷器燒製方法。

有些人成名之後,會躺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安享一生。

秦飛倒不是這樣的性格,他更喜歡沉浸在探索和研究中。

“翻看歷史,從古至今,失傳的手藝不勝列舉。”

“華夏的文化實在是太璀璨繁華,總有些手藝會在歷朝歷代的戰亂中消失不見。”

“瓷器領域就有很多。”

“而最為讓人關注的三種失傳的瓷器工藝,分別是”

“五代十國期間,越國越窯燒製的皇帝專用瓷器秘色瓷。”

“還有就是北宋天青色汝窯和宋朝時期越窯的建盞曜變天目。”

“秘色瓷為皇家特供,製作技法和配方都是獨有,民間完全接觸不到,連大臣都不得使用,越國滅國後世人只找到一些秘色瓷的古董,卻在沒有人能燒出秘色瓷來。”

“唐朝詩人6龜蒙在《秘色越器》中寫過‘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說明秘色瓷的綠色應該是華夏最頂級的綠色。”

秦飛在翻看歷史的時候,心中不免多了些想法。

如今,古法汝窯他已經還原出來,讓汝窯的天青色重現人間。

但是,曜變天目和秘色瓷這種極品瓷器,他也只是大概瞭解燒製的方法。

秘色瓷是綠色的瓷器,也可以說,是華夏最頂級的綠色的瓷器。

那種一種自然清新的綠色,讓人看一眼就有如沐春風之感。

皇家特供,自然不是凡物。

“我看過華夏瓷器研究所的紀錄片,這個時代的科技已經很達,可以用儀器分析一些瓷器的組成,從而還原釉方和燒製方法。”

“但科技存在限制,並非所有古瓷科技都能還原,尤其是那些頂級瓷器間隔了這麼多年,樣品太少,還原難度更大。”

“我也需要多接觸這些瓷器,才能研究燒製秘方。”

“秘色瓷的事情我還沒有頭緒,而曜變天目,我卻有些思路。”

秦飛心裡喃喃道。

曜變天目,本就是宋朝時期建窯的作品。

宋朝除了汝哥官定鈞五大名窯,還有很多厲害的窯口,建窯就是其中之一。

建窯以黑色的茶盞聞名於世,那個時候,日國人最喜歡的就是建窯的茶盞,所以瘋狂從建窯進口茶盞,建窯的瓷器對日國瓷器文化影響很深。

後來,三件曜變天目茶盞從華夏流落到日國,全部被奉為日國的國寶,供奉在日國國家博物館之中。

而華夏,現存只有半件曜變天目的殘跡。

“先還原曜變天目,再還原素色瓷。”

“建窯我去過幾次,那邊的燒製我也瞭解,不過曜變天目成功率太低,我就沒來得及嘗試。”

“方法我還記得.......這次再閉關試試。”

秦飛確定了自己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還原宋朝稀世珍寶曜變天目茶盞。

恰逢這個時候,華夏瓷器協會總部和華夏文化局的人忽然找上了他。

先是丁海給他打了個電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