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十三章 祭紅釉,華夏的美麗傳說!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院子內,秦飛正在鑽研元代釉裡紅瓷器的製作方法。

宋朝之後,元代的瓷器繼續展創新。

其中尤以釉裡紅為代表。

那個時代,宋朝五大名窯“汝哥官定鈞”,只有鈞窯瓷還完好的保留,其他的建窯之類,都幾乎銷聲匿跡,瓷器領域迎來大洗牌。

元代最出名的是哲江龍泉窯系,尤以龍泉青瓷最為出名,是元代瓷器一大代表。

而能與龍泉青瓷分庭抗禮的地方,就是錦德鎮!

錦德鎮的白瓷、青白瓷、青花瓷、釉裡紅最為出名。

元代的瓷器廣受世界歡迎,從東南亞到印度洋,再到波斯灣、土耳其等地都有大量的元代瓷器被現。

“元代最大的變化是紅釉瓷,然後再出青花瓷。”

“接著,匠人們把紅釉瓷的釉和青花瓷的釉下彩結合,就成了釉裡紅。”

“釉下彩對我來說不難,畢竟釉上彩+釉下彩的鬥彩我都燒出來了。”

“但紅釉瓷,我還從未燒製過。”

“看大家說,紅釉瓷和黃釉瓷都是極難燒製成功的瓷器,紅釉瓷的難度甚至在黃釉之上。”

“有點意思。”

秦飛笑了起來。

久違的興奮的的感覺再一次從身體內蔓延。

對他來說,有挑戰才有靈感,有壓力才有動力。

比如國禮瓷,全國的瓷器大師傅同臺競技,優中選優,挑戰難度極大!

正因為有這份動力在,秦飛才能保持最高的水平狀態,做出兩件曠世佳作!

“先挑戰一下紅釉瓷,紅釉不是什麼秘方,可以去找丁會長問問。”

“紅釉和黃釉的區別,黃釉加入的是鐵元素,而紅釉則是鐵元素和銅元素都可以,釉的質感不同,呈現的顏色也不同。”

“我既然燒製出黃釉,那麼紅釉應該也不難。”

秦飛做出打算。

於是,他又給丁海和林燕都去訊息,詢問紅釉的情況。

這個訊息傳遞到林燕的耳朵裡,林燕頗感興趣。

“你要燒製紅釉瓷?”

“是要參加什麼活動嗎?”

秦飛回應道“只是尋常的嘗試。”

“好,紅釉有很多種,比如鮮紅、寶石紅、郎窯紅、珊瑚紅,你想要哪種釉?”

“我想買祭紅釉。”

聽到秦飛的話,林燕眼神微微一變。

祭紅釉,有一個很美麗的傳說。

143o年,宣德皇帝上任不久,就下令錦德鎮御窯廠燒製紅瓷。

幾個月的時間裡,錦德鎮徹夜通明,爐火不斷,但燒出來的紅瓷全都沒有達到皇帝的要求。

為此,宣德皇帝龍顏大怒,嚴厲的懲治了當地的督窯官,不少窯工為此賠上了性命。

後來一位窯工的女兒,為了救自己的父親,竟跳入到窯中,以身祭窯,終於燒出如鮮血般的紅色瓷器。

人們說窯工女兒的血染紅了瓷坯,所以,這種鮮紅色就被稱為祭紅。

華夏的傳統故事,多多少少有些悲劇色彩,但又很值得回味。

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

但在那個年代,無數窯工為了燒製出極品紅色瓷晝夜不分的勞作,肯定生過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祭紅釉,極為珍貴。

還有一種祭紅釉的仿製版,叫做郎窯紅釉。

郎窯紅釉顏色更加豔麗,但燒製成本極大,工藝要求非常高。

所以,錦德鎮有一句名言

“若要窮,燒郎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