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十四章 華夏白瓷的代表符號!宮廷御用白瓷! (第1/2頁)

加入書籤

當秦飛說他要做的作品是一件國禮瓷的時候,林燕的神色間湧上一抹駭然。

“竟然是國禮瓷!”

“這個活動,全國瓷器領域成名的大師幾乎都會參加,優中選優。”

“能最後被選中的作品,皆是千古奇佳之作。”

“厲害!”

林燕驚歎道。

秦飛淡然道“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想全力以赴試一試。”

林燕立刻真誠的說道“秦大師,我認識幾個成名的瓷器大師,都在為國禮瓷準備,我的家裡也有一位老師傅每日都在鑽研。”

“這應該是華夏瓷器領域最高的榮譽。”

“我對你們實在是欽佩,也希望你能夠成功。”

秦飛笑著回應“謝謝。”

一旁的丁香水潤的大眼睛看向秦飛,聽著二人的對話,心裡對瓷器的喜歡隱隱有了具象。

有的時候是這樣,會因為一個人,愛上一項活動。

比如足球,很多人喜歡足球,是從喜歡梅西或者喜歡c羅開始的,然後才開始喜歡足球。

因為從這些人身上感受到能夠共情的精神力量,才會去了解他在某個領域的事蹟,才會去了解這個領域。

不管是籃球、乒乓球,還是雕刻、繪畫。

少年的興趣多半是從喜歡某一個人開始的。

這個年紀的女孩情竇初開,看到帥的優秀的就會喜歡,不過都是青澀的少年的喜歡,往往會把這種喜歡深深隱藏在心裡。

林燕和丁香離開了別墅小院。

秦飛簡單收拾了一下工作間,也回到臥室休息。

接下來,就是充實的忙碌。

從塑造瓷坯開始,秦飛全神貫注、廢寢忘食。

瓷坯在一個罐子的基礎上,增添了兩個小巧的罐耳,還有配套的壺蓋。

罐耳結構參考的是華夏園林的木質支撐結構,就是古典亭臺簷下的支撐裝飾。

手工罐子難度很高。

罐耳透過溼泥塑造、風乾、然後雕刻的方法,一點一點修出來。

這很考驗手藝人的耐心和心性。

秦飛花費足足一週時間,每日沉浸在工作間中,共做出這樣的罐子十二件。

剛做出來的瓷坯是灰白色的,這是上等陶泥風乾後的顏色。

瓷坯細膩,光滑,雖然沒有上釉,但是就像是素描畫出來的藝術品,依然十分的漂亮。

等風乾完畢,又捺水洗乾淨瓷器的表面,秦飛把這些瓷坯直接放進窯爐裡開始第一次素燒。

素燒指的是不上釉燒製,作用是提高坯體的強度,以利於裝飾加工,減少損耗。

黃釉瓷胎薄釉厚,釉層的厚度要佔據整體厚度的三分之一。

這樣的瓷器拿起來輕盈,摔起來清脆——如果有人捨得摔的話。

一件件瓷器開始蛻變。

秦飛獨自沉醉在這平凡而又偉大的創作之中。

丁香還要上學,林燕偶爾會自己過來,欣賞秦飛的作品。

能親眼看到十二個灰白色的泥坯罐子蛻變成黃釉瓷的過程,這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這天是週末,林燕帶著丁香來這邊學藝。

彼時,秦飛剛完成第二次燒製白釉燒。

今天剛好是窯爐開啟的日子。

三人站在窯爐前,神色期待。

林燕心裡感慨“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瓷器最讓人激動地環節,就是開窯看瓷的時候。

丁香手裡拿著手機支架,用手機拍攝秦飛開窯的過程。

從秦飛做瓷坯的時候,丁香就開始用影片記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