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章 他本就是真正的大師! (第1/3頁)

加入書籤

翌日,秦果一早就騎著電動車去市裡打工去了。

她還需要為自己的大學多賺些錢。

爺爺則又開始忙碌起燒製瓷器的事情。

他的爺爺叫做秦愛軍,今年六十五歲,他一輩子都和瓷器打交道,是一位華夏非遺文化的傳承者。

手工瓷器行業,有名氣的大師賺的盆滿缽滿,技術高的工匠也身價不菲,但是普通的匠人生活就相對清貧一點。

爺爺的手藝算不上多好,燒製的瓷器中規中矩,但也能賣個價錢。

眼下機器燒製出的瓷器已經佔據了陶瓷市場的絕大部分。

機器燒的瓷器成本也低,樣子也漂亮,還能批次生產。

手藝人的生存環境受到很大挑戰。

不過,如果手藝人的手藝能過機器的標準,那麼,一件手工瓷器的價值將遠遠出機工。

爺爺在工作間裡正在處理陶泥。

秦飛雖說身體還有些虛,但也跟著幫忙。

爺爺一個月燒製兩次陶瓷,前一次秦飛沒趕上,這一次他打算跟著一起。

“爺爺,這次我也燒幾件吧。”

秦飛看著鐵盆裡的陶泥,笑著說道。

陶泥就是粘稠性很高的白色泥土,這些泥土就像是剛揉好的麵糰一樣,潔白而又堅韌。

這裡是錦德鎮市瑤裡古鎮,錦德鎮作為華夏瓷都,這裡的陶泥自然都是最好的陶泥。

“嗯?怎麼願意做了,以前讓你學陶瓷也心不在焉的。”爺爺看向秦飛,說了一句。

秦飛記得這件事,爺爺還想讓他考錦德鎮陶瓷大學,可惜以前的他不爭氣,沒考上,整天就是混日子。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的他,是北宋年少成名的天才匠師。

“忽然來靈感了,感覺醒來之後,全是靈感。”秦飛笑著回應,而後坐下來,開始對著鐵盆裡的陶泥進行反覆的攪拌。

這一步叫摞泥,是為了使陶泥中水分均勻、軟硬一致,消除氣泡。

在手藝方面,秦飛的標準非常高。

畢竟,在那個年代,他的手藝,代表著官家最高的手藝。

“行,那盆泥就給你用,想怎麼弄就怎麼弄。”

“到時候看有沒有成形比較好的,有的話就開窯把瓷器燒出來,留作紀念也行。”

爺爺看秦飛在摞泥,心裡很高興。

現在的秦飛需要運動恢復身體,玩陶泥對他有好處。

他也沒打算秦飛能弄出什麼名堂。

“我今天還得再去一趟景區,你在家別亂跑。”

“有什麼事就給我打電話。”

爺爺又道。

“好。”

沒一會兒,爺爺騎著他的電動三輪車,帶著一車瓷器離去了。

秦飛則繼續處理陶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