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遺忘的事 (第1/2頁)

加入書籤

皇帝姒景軒儘管早就從各個渠道獲知了這些情報,但依然饒有興致地聽完了常晴倒是講述。

這使得此次會面,比以往任何一個姑娘時間都長。

皇帝因此得知了這位姑娘曾經仗義救人,而誤殺了凡人,為此在暗無天日的牢籠中度過了兩年多的時間,心中倒是對其產生了一些佩服。

為此,他不免又重新打量了一下對面那個看著柔柔弱弱的少女,對這個人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經過一番交談,他覺得這位常晴姑娘不僅來歷不凡,而且看起來頗有些見識,倒是狠能聊到一塊。

這位孤單的皇帝突然有了一種遇見知己之感,便對常晴說道“本朝的天子只會有一位皇后,一個妻子。因而朕才頒佈旨意,要求不論出身,但求兩廂情願。

“成為本朝皇后的女子,是要吃很多苦的。原因你可能知道,那是朕的先祖因得罪了上蒼,天帝震怒。

“朕曾經有過五位兄長和姐姐,但他們都活不到成年便夭折了。母后亦悲傷過度,未及天命而薨逝……”

皇帝說道此處時,他的話竟被陪侍女官打斷“陛下!天色不早,還望改日在與姑娘說話。”

依常晴看來,皇帝似乎說了不該說的話,引起了這些女官的警覺。

又見皇帝一擺手道“此事早已天下皆知,且前因後果早有史官詳細記錄。又瞞得過誰呢?”

其實,不用皇帝親口來說,常晴在宮中這許多時日,時常與宮中人談天,對一些皇家秘聞又怎能全然不知呢?

只是關於皇帝家的“詛咒”卻是一件不堪回的往事。

那也是一個早已快被遺忘的人間慘劇——

二百餘年之前,大夏的宮廷與今日完全不同,卻和以往的朝代十分類似宮廷中有著三宮六院,眾多妃嬪,皇帝因此擁有許多子嗣,可擇最優者繼承大統。

那時,大夏的國都還叫做長安。

到了第四位皇帝平皇帝,一場奪嫡之亂突然爆,使江山出現累卵之危。

平帝的七個兒子全部捲入其中,為了皇位展開了近十年的混戰,因此這被稱為“七王之亂”。

十年裡,這些皇子們各顯神通,竟然未分出勝負,只可嘆關中百姓受盡牽連,飽受紛亂之苦。

朝廷的官員與武將們各佔一黨,弄得朝綱廢弛、天下大亂。平帝為此幾乎成為孤家寡人,最後竟因抑鬱而駕崩,這讓整個朝廷猶如雪上加霜。

但皇帝臨終前將一道密詔送出,卻使歷史轉向了令人難以意料的方向。

平帝的弟弟安康王進京勤王。但他看著京城裡的混亂,看著七子們的爭鬥,卻膨脹了自己私藏的野心自己何不取而代之?

在一系列詭計之下,安康王先後擊殺了幾名皇子,接著又將其餘之人困入長安。之後,元氣大傷的皇子們已堅固城池據守抵抗。

安康王率兵圍城,因自己不佔道義優勢,不敢拖延太久。為了永絕後患,竟下令放火焚城,不使其餘皇子及餘黨一人走脫。

權利的遊戲,由最陰狠殘暴者獲勝!

當年的長安亦是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卻在烈焰中灰飛煙滅。烈火殺光了平帝的所有兒子,前代的所有貴族元老,同時也讓幾十萬家庭與那些百姓一同陪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