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法無天

加入書籤

但安祿山並沒有因此而罷休,將雷海青凌遲處死了之後,還將他的屍體給挫骨揚灰了!不僅是這樣,安祿山又將整個梨園坊的子弟都抓了起來,逼問他們是不是雷海青的同黨!一時間,血雨腥風又佈滿了整個宮闈。

而夜來和周昉自從看到雷海青的慘劇之後,心情久久都不能平復“妹妹,你說這雷樂官又是何苦呢?本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偏要冒著殺生之禍去行刺,現在連個屍身都沒了,還要連累整個梨園坊!”

夜來為著雷海青的犧牲而不值,可週昉聽到卻嘆息道“雷樂官是為了氣節而死,他生前被玄宗賞識,一身都奉獻給了梨園。現在江山易主,他睹物傷情,做出了我們大家不敢做的事情,要是宮中人人都像雷樂官那樣,安祿山也不會攻入長安了!”

說實話,周昉還被雷海青的犧牲而感動,但一想到那些被他所拖累的梨園子弟們,她也皺起了眉頭“不行,我不能看著那些梨園坊的子弟們被他所連累,我一定要想辦法救出她們!”

“昉兒,你還想幹嘛?!我們都已經自身難保了,你還想去管他人的閒事嗎?!”一見周昉要去幫忙,夜來馬上就阻止道!因為她不想周昉為了梨園坊的事情而節外生枝,一旦惹惱了安祿山,說不定還會引來殺生之禍呢!

然而周昉並沒有退卻,還極力對夜來爭取道“夜來姐姐,不要擔心!如果人人都畏懼不言的話,那雷樂官就白白犧牲了,所以我勸說安祿山放過梨園坊的人!”

見周昉執意向前,夜來也急了“周昉,你以為你是誰嗎?你不過是個小小的畫師,他一隻手就可以碾死你,你要是去不是白白送死嗎!”

儘管有夜來的警告,但周昉還是執迷不悟,因為她的內心也充滿了對雷海青的愧疚之感,覺得要做些什麼事情才能對得起雷海青的在天之靈。

所以周昉來到了安祿山的殿前,而安祿山正在為雷海青的事情而大雷霆“緒兒,你是怎麼搞的!在這大庭廣眾之下,一個小小的樂官都敢向朕行刺,這讓那些西域的使臣們見到不是貽笑大方了!”

聽到安祿山的訓斥,安慶緒的臉上也是紅一陣白一陣的!因為刺殺自古都有,但是一個小小的樂官竟然憑藉一己之力來達到目的,還真的讓他小瞧了!所以面對安祿山的斥責,安慶緒也只能忍氣吞聲。

哪知這個時候,宮人卻來稟報,說畫師周昉有要事求見陛下!而安祿山正在氣頭上,便揮手讓那宮人傳道“將他趕出去,就說朕現在誰也不見!”

見安祿山要趕走周昉,一旁的安慶緒也急道“陛下,容臣說說!且聽聽周昉來此作甚,再趕他也來得及!”此時的安慶緒正愁沒有人為他而開脫,一聽到周昉前來,自然是不肯放過了,所以他也極力推崇讓周昉前來。

“既然緒兒這麼看重他,那就讓朕來瞧瞧,他來此何意?”之前安祿山還沉浸在雷海青行刺的陰影中,自然對玄宗的舊臣沒有一個好印象,甚至對周昉都產生過懷疑,但是礙於安慶緒的推薦,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於是周昉來到了安祿山的近前,只見安祿山坐在御座之上,一臉的面目猙獰,顯然還在記恨雷海青的事情,所以周昉就拱手道“陛下,想必您還在為著前日歌舞宴上的事情而氣惱。不過小臣倒希望您能寬宏大量,放過那些梨園子弟。”

“原來,你是要朕放過這些罪人的嗎!”聽到這裡,安祿山顏色大變,但還沒等他怒,安慶緒就一把將周昉推倒在了地上“周昉,你好大大膽!竟敢讓陛下放過那些梨園坊的罪人,要知道你敢為那些人求情也是要被連坐的!”

為了打消周昉為人求情的念頭,安慶緒不惜下了重口,但周昉並不害怕,還徐徐道來“陛下,臣知道您痛恨行刺之人,但是梨園坊的那些子弟都是無辜的!誰希望自己拖著被滅九族的罪名,不好好的活著?”

“好好的活著?就是有人不想活了,才會想出行刺那招!如果再不徹查,他們就更無法無天了!”儘管安祿山聽到了周昉的勸說,但口中依舊不依不饒!

然而周昉還是沒有放棄,繼續的說道“陛下,您現在是在開創大燕的盛世,如果連一個小小的樂官都不能放下的話,還談何未來呢?”不知為什麼,周昉的話忽然轉向了,也引得安祿山側目道“你這麼說,究竟是何意?”

“陛下,您想想。那日在歌舞宴上,不只是唐宮的舊臣們甚至連西域的使臣們都看到了雷海青的行刺,至於大傢什麼想法,就不明而喻了。如果陛下在這個時候大殺四方的話,那眾人就會認為陛下殘暴成性,跟東漢末年的權臣董卓有什麼區別呢?所以小臣還是勸陛下放過眾人吧,這樣不僅會為陛下帶來好名聲,也會讓眾臣見到您仁德的一面。”

雖然周昉是個名不經傳的小畫師,但是此番話卻條條說到了重點,也讓安慶緒不住的點頭道“陛下,周昉說的是,那些梨園坊的子弟雖然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人,但是殺了這些人,世上的人就會認為您殘暴無情了。”

的確,安祿山初建大燕王朝各方面都不完善,而且眾人都對他的叛變所鄙夷,因此安祿山現在需要大量的安撫人心,而殺戮就會令他背道而馳,所以周昉的這番話也不得不讓安祿山所考量。

最後安祿山沉吟半晌答覆道“好吧,朕就聽你一言,放過這些梨園子弟,不過下次再有人行刺的話,朕就不會這般輕饒了!”這一次,安祿山純粹是聽了周昉的話才放下了仇恨,但誰也不能保證下次還會不會出現行刺的事件?

可週昉的這番話卻為安慶緒提了個醒,在出殿之後,安慶緒追上了周昉,道出了自己的疑問“剛才陛下那,你為何說出了那句?”

見安慶緒不解,周昉也疑問了起來“是哪一句,但說無妨。”

“就是你將陛下比作董卓,你究竟是什麼意思?!”原來安慶緒並沒有大意,他記著周昉所說的每一句話,尤為是那句‘跟東漢末年的權臣董卓有什麼區別呢?’這話不禁讓安慶緒的心中為之一振!

但周昉並不奇怪“安公子,我只是做個比較,你想想現在的情景是不是跟那個時代很像啊?如果陛下是董卓,那呂布又是何人呢?”

喜歡畫里長安請大家收藏畫里長安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