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一百零四章 期望

加入書籤

小÷說◎網 】,♂小÷說◎網 】,

所以縣令就朝著師爺問去“師爺,那個在堂上的安公子可否來找過你?”

“沒有啊,大人,屬下正要向您說起這事。”一聽到縣令問起,師爺立刻就回應了起來“按理說這安公子休庭之後應該來找屬下的,可是他至今都沒來過,也不請訟師,不知何意?”

“難不成他不想花銀子?”聽師爺這麼說,縣令也琢磨了一下“看他的穿著與氣派也不像缺銀子的人,為什麼連這點的訟師費都不想花呢?”因為安慶緒之前為擒獲賊人曾打出了懸賞五百兩銀子的告示,而且他又是杏花樓的常客。所以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有錢人。

誰想在這案件進行的關鍵時刻,他卻戛然而止了,真是讓人出乎意料?!

既然安慶緒沒啥行動,那縣令就只能暫且擱置,反正這又不是什麼大案,就等著那少年的路引拿回來再說了。

因此周皓在縣衙裡安然無恙,可週蕊兒卻等不及了,特意託阿史那蘭去探望,於是阿史那蘭來到縣衙,也在牢裡見到周皓“周公子,你可安好?”雖然周皓深陷囹圄,但是並沒有阿史那蘭想象中那般糟糕,關押的地方還算整潔,獄卒的態度也不算惡劣。

見有人來探望,周皓立刻就走到了柵欄邊“姑娘是什麼人,是來看我的嗎?”因為周皓不認識來的姑娘,也不知她到此何意?

“我是蕊兒的好姐妹,是蕊兒託我來看看公子的。”見周皓問起,阿史那蘭立刻就將周蕊兒的書信給拿了出來“蕊兒說她有很多話要跟公子說,可是她言語不便,也無法為公子辯白。”為了打消周皓的顧慮,阿史那蘭也只能將周蕊兒的無奈以實相告了。

而周皓聽到自然是明白了許多,原先他還擔心著周蕊兒的安慰,現在看來他的擔憂是多餘的,只要自己能出得了縣衙,那周蕊兒也會重回他的懷抱,只是周皓一直不明白,周蕊兒為什麼會成了別人的女奴?

所以周皓就朝著前面的姑娘問道“姑娘,你既然是蕊兒的好姐妹,那一定清楚蕊兒是怎麼失語的,又是怎麼成為別人的女奴的,我希望姑娘能完完整整的告訴我。”

“好吧,公子容我慢慢說來。”本來阿史那蘭也有一肚子的話要對周皓說起,既然兩人都想到了一處,那就將整個事情的經過都說出來吧。

因為周蕊兒不能言語,大多的表達方式也僅限於書信,所以阿史那蘭就充當了她的喉舌,為周皓傳遞周蕊兒的心語,於是阿史那蘭就將周蕊兒如何被遺留在荒山,又如何被人搭救,又如何成為杏花樓的畫者一五一十的都說了出來。

當週皓聽完這個經過,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難怪我一直找不到她,都是我的失誤!”想當初他要是不優柔寡斷,周蕊兒就不會被父親給趕出周府,也不引出後面這麼多的遭遇了!

因此周皓越想越感傷,也不由得流下了淚了“那蘭姑娘,謝謝你告訴我這些,都怪我沒用,沒能護得住蕊兒的周全,還讓她流落在外。”說到這,周皓已經哽咽得難以出口了。

“公子,不要這樣,蕊兒知道有很多事情都是公子迫不得已的,她只求公子能保護好自己。”見少年難過,阿史那蘭也趕緊安慰道,並從衣袖中將少年的那張半身像給拿了出來“你看,蕊兒妹妹平時想你,就會畫一些公子的肖像慰籍自己,所以公子不能辜負蕊兒的希望啊。”

“原來她一直想著。”當看到這張畫,周皓整個眼眶都紅了原來周蕊兒一直沒忘記自己,只是她無法擺脫困境,要是他早一步出手的話,早就帶她逃出苦海了,而現在想到這些,就越的加重了自己的負罪感。

但阿史那蘭卻不以為然,她見周蕊兒口中所說的哥哥卻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雖然深陷囹圄,卻絲毫不減對周蕊兒的關愛,也也不由得讓她對少年肅然起敬起來!

“公子,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只要公子活著就是蕊兒的希望,反之公子要當心那個安公子,他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他很看重蕊兒,不惜在她的身上砸下重金!”

因為從安慶緒的行為上,阿史那蘭已經感到了一種極端的可怖,所以她在這裡提醒少年,也是為他著想。結果周皓聽到,也動容的點了點頭“多謝姑娘的忠告,我會記下的。”

“那那蘭就走了,這裡有一些是蕊兒捎帶的小點心請公子慢慢享用,改天那蘭還會來看公子的。”說完,阿史那蘭欲起身離去,卻忽然被少年給叫住了“那蘭姑娘,慢走,請給我帶樣東西給蕊兒。”

因為走的匆忙,周皓身邊也沒有寫下一字片語,唯一能取下來的就是腰間攜帶的玉佩了,於是周皓將那塊隨身帶的的獅子滾球的玉佩了下來,遞到了阿史那蘭的手上“請姑娘將這塊玉佩帶給蕊兒,一定要讓她安心,哥哥早晚都會帶她回去的。”

“好的,我記下了。”於是阿史那蘭帶著少年的希望而去,不過她與少年相見的情景也被師爺給全程看在了眼裡,稍後又全部傳到了縣令的耳中。

“大人,這就是屬下的所到的了。”當師爺將阿史那蘭與少年會面的情景稟報上去的時候,縣令也差不多該結案了。

因為他從師爺這些陳述中,大概也瞭解到了那女孩與少年之間的關係,如果他們本是一家人的話,那就沒有必要拐帶與盜竊了;只是那女孩怎麼從杏花樓裡出去的,這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距縣令的觀察,他覺得被羈押的少年連起碼的一點盜賊常識都沒有,何況還有衙役來報,鎮上的人也都是第一次見到少年,所以他就排除在了在杏花樓綁架的可能;因此所有的疑點都集中在了那天有可能出入杏花樓的人,這其中一定有什麼人做了手腳。

但是一追查到那天出入杏花樓的人,縣令的腦袋都大了,因為那天出入杏花樓的人少說都有幾百人,包括了那些嫖客和前來的約畫的人,實在是個龐大的數目,這要追查下去哪就是一個猴年馬月的事情了!

所以縣令一想到這個就心煩,招來師爺就問道“喂,你說本官這個案子怎麼結案?”

喜歡畫里長安請大家收藏畫里長安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