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到关中之后,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会被安排的很好。
对于徐庶的中途离开,诸葛亮但是神情自若。
没有什么慌张。
但是同行之中的不少人,倒是显得有些茫然。
有些不想让徐庶离去。
哪怕是徐庶对他们说了,有了他的这些安排,他们只要不是心术不正,前往关中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但他们的心中,依然是觉得有些慌。
和这些人比起来,在同行之人中,基本上属于年龄最小一批的诸葛亮,但是显得无比的成熟,坦然。
比他们强出太多太多了……
果然,很多时候年纪除了证明,你活得比别人的时间长之外,其余的什么都代表不了……
……
荆州。
刘表从黄承彦手中,接过了诸葛亮留下的书信,正在这里看。
黄承彦也有些考虑,他没有立刻将诸葛亮给他的书信,呈到刘表那里。
但是诸葛亮和黄月英完成了婚姻,并估算着诸葛亮离开荆州地界之后,才来到这里见刘表,将书信转呈给刘表。
刘表在得知,这是诸葛亮所写的之后,心中不以为意。
毕竟上一次的时候,这个诸葛亮就给自己写过一次书信。
让自己投降之类。
当时就将自己给气的不轻。
若不是看在黄承彦的面子上,当时他就会做出一些行为,让此人好看!
竟敢如此瞧不起自己!
此时又听黄承彦说,这是他那个叫做诸葛亮的女婿的书信,刘表本能的就有些不想看。
只是如今荆州形势复杂。
虽然诸多地方,都还在他的手中,但刘表却觉得,这些地方已经不属于他了。
他总觉得,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也是这种心情之下,他从黄承彦手中,接过诸葛亮的书信,在这里看了起来。
主要是为了解闷,缓缓心情。
如此看了一阵之后,他忍不住的叹口气。
然后又将这书信给看一遍。
看完之后,一时间并没有说话。
“景升觉得此言如何?”
黄承彦开口说道。
刘表叹口气道:“确实是一个法子。
不过,却不切实际。
根本没有办法实行。
这法子,对刘成这厮来说,确实一个好法子。
但对于我而言,却等于是自断根基,根本不可行。
而荆州之中的诸多世家大族,你觉得他们会按照这种法子来行事吗?
他们为何会如此激烈的反抗刘成?
为何会汇集在我的身边,以我为,如此之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