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七十六章 魏國公獎學金 (第1/2頁)

加入書籤

“嗯?”

“這怎麼大白天走在路上還能撿到銀子的呢,還是在自己家門口。”

“蘇五,這幾箱子東西是誰送來的?”

蘇澤站在門口大聲嚷嚷著,那個“送”字還特意加重了語氣,演技有些許浮誇,沒辦法,雖然覺得有些丟面子,可徐三不懂事,他還能不懂事嗎?

煮熟的鴨子都到了嘴邊了,還真能不吃不成?

和什麼過不去那也不能和錢過不去啊!

這銀子放他這兒可以做的很多事情,展農業也好,展工商業也好,都少不了銀子。

可這銀子要是徐三帶回去了給魏國公,指不定拿去做什麼了呢,再說了,指不定這幾箱子金銀珠寶都是民脂民膏,他蘇澤這也是為民除害了。

至於魏國公想要求的東西的,對於別人來說也許有些難度,可蘇澤並不覺得有多難啊!

動動腦子也知道了,徐家出了中山王和徐皇后,只要老朱家還是大明的皇帝,那徐家就倒不了。

徐欽那孫子估摸著也是被朱棣給嚇到了,加上近來有人不斷彈劾魏國公府,徐欽慌了神,所以才想著找條出路。

說是讓蘇澤幫著求個世襲罔替那是給蘇澤面子,說好話罷了,高估蘇澤的,蘇澤沒那麼大的能耐,實際上也只是希望在京城裡,在陛下面前有個幫著說話的人,不至於孤立無援。

定國公府雖然與魏國公府同出一脈,可做臣子的,對於拉幫結派,結黨營私能避諱的還是避諱,就算天下人都知道他們是親戚,可這事不好擺在檯面上來說,容易遭人詬病,需要避嫌,還得是外人幫著說話才行,外人說出來的話才算是公道話。

魏國公徐欽之所以對蘇澤那麼客氣也不是真要蘇澤幫什麼忙,只是投資罷了,些許珠寶對於家大業大的魏國公府來說不算什麼,九牛一毛罷了。

但若是拉攏了蘇澤,就可以和東宮,漢王走的近一些,完全是件惠而不費的事情,價效比可太高了。

也許徐欽也知道朱棣不會斷了魏國公的傳承,削了爵位,可徐欽心裡沒底啊,他在南京,遠離了權力中樞,有些擔心也是難免的。

說白了,徐欽就是在投資,他在賭蘇澤日後能更進一步,在朝堂中掌握一部分話語權,能左右朝堂。

無他,徐欽也不是第一次和蘇澤打交道了,知道蘇澤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就認準了蘇澤是聰明人,只要不作死的厲害,憑著和皇太孫還有漢王的關係,以及太子女婿這層身份,那麼永樂這一朝,以及後面無論是太子或者漢王上位,蘇澤就能在朝堂中混的風生水起。

雖然蘇澤在朝堂上名聲不太好,被士大夫們視為讀書人支恥,罵他是奸臣,佞臣,可武勳和蘇澤沒有利益衝突,起碼現在沒有。

那麼,拉攏蘇澤也並無不可,也許其他人會不願意與魏國府走的太近,可徐欽覺得蘇澤不然,蘇澤雖然有原則,有底線,但不多.........

是的,這就是徐欽對蘇澤的看法,他覺得只要錢到位了,拉攏蘇澤也不是什麼難事。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之前合起夥做買賣一開始是有些不愉快,魏國公府用權勢壓人了,蘇澤會不爽,可後來合作的還是很愉快的。

由於清風縣地處京畿之地周邊,蘇澤不敢弄太大的動靜,那些年清風縣出產的肥皂,玻璃等商品多是銷往江南一帶,而在江南一帶那勢必繞不過魏國公府。

一開始合作的時候蘇澤是有些不情不願地,擔心有些樹大招風,引人注意,導致事情敗露,可後來見魏國公府還算守信,後面合作的還算是愉快。

再者蘇澤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進京以來四面樹敵,也需要拉攏一些幫手了,讀書人那邊蘇澤壓根沒想過,除非有人跟著他一起離經叛道,可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武勳則不然,當前蘇澤並不想對大明的軍事指手畫腳,他也不敢,朱棣還活著呢,只想守著鎮國衛一畝三分地,目前與武勳集團並無太大的利益衝突。

能不得罪還是不得罪為好,他又不是瘋子,瘋了才會沒事找事,恨不得天底下全是敵人。

好吧,其實他也有些憷,永樂朝的武勳還是很能打的,他不怕那些讀書人,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因為讀書人除了動動嘴皮子和寫文章罵他就沒啥手段了,可軍伍中人脾氣都暴躁的很,蘇澤還真怕有愣頭青趁著他上朝的時候給他一板磚。

他歷來是喜歡套人麻袋的,可不想自己也被人套了麻袋。

其實當知道徐三來意之後,蘇澤就有些動心了,求個世襲罔替暫時不好說,可要給魏國公謀個差事,讓魏國公立點軍功還是沒什麼難度的。

眼下就有一樁天大的功勞等著魏國公呢,魏國公不來找他,他都想要去找魏國公了。

之前蘇澤還擔心針對倭國一事虎頭蛇尾,嚇不倒倭國,可現在機會來了,魏國公原本就擔著守備南京的職責,他再去朱棣那邊請一道密旨,讓魏國公率領軍隊出海與倭寇交戰,不求徹底斷絕倭寇之患,也要讓倭寇吃點苦頭,再不敢肆虐大明沿海地區。

除了這個原因外,蘇澤擔心倭國那邊不把大明的話當回事,也要讓人給倭國上點壓力,比如沒事就派水軍去倭國海域轉悠幾圈,證明大明是真有心要出兵倭國的,不是說說而已的,免得倭國人以為大明是在虛張聲勢。

等到北征結束之後,蘇澤就能找理由拉著漢王一起去倭國打秋風了,也算是師出有名了!

什麼?

沒有理由?

沒有理由編一個不就好了,比如我大明有一支船隊消失在了倭國海域範圍內,要去找一找,倭國還敢不答應不成?

不答應正好,狗東西狼子野心,心懷不軌,船隊消失了一定是倭國人乾的,一頂大帽子蘇澤就要給戴到倭國頭上了,到時候再提及出兵倭國,就算百官再不願意也不行,因為大明丟了面子,得找補回來才行。

百官就算不願意,有人勸阻,可朱棣應當不會再不同意了吧?

到時候攜著北征大勝之勢,直接出兵倭國,蕩平算了,瓦剌人和兔子一樣跑的快,打不過就往大漠跑,可倭國就那麼大點地,能往哪裡跑?

打瓦剌也是為了開疆拓土,打倭國也一樣,對於朱棣來說都沒差,都是功績,只要蘇澤能解決朱棣得後顧之憂,想必朱棣會動心的。

所以蘇澤巴不得倭國不答應,可就算倭國答應了蘇澤也有套等著倭國呢,請神容易,送神可就難了。

為了避免大明的軍士再在倭國海域走丟,大明在倭國駐紮軍隊很合理吧?

似倭國這等島國,一旦遏制了沿海的重要港口,那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答了,怎麼折騰還不是大明說了算?

弱國無外交,現在的情況就是大明比倭國強,大明要做什麼,倭國只能幹看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