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字號冤大頭徐欽 (第1/2頁)

加入書籤

徐三不安在房間來回踱步,他這次來拜訪蘇澤是帶著魏國公的任務來的,一開始他來京城是因為魏國公想和蘇澤達成合作,想要拿到蘇澤手裡的玻璃,肥皂等製作工藝,可蘇澤開出了條件,必須要魏國公府拿到玻璃廠和肥皂廠一半的股份以上,蘇澤才會考慮和魏國府加深合作。

因此徐三這些日子一直在交易中心收購股票,直到前些天,南京的信傳了過來,讓徐三暫時停止收購股票,爭取和蘇澤見上一面。

所以徐三收到信之後就連忙想要拜訪蘇澤,傳達魏國公的意思,可如今蘇澤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任由魏國府拿捏的小縣令了,架子擺得很足,愣是直到今天才同意見他一面。

對此徐三心中雖然有不滿,可也不敢心生怨懟,害怕誤了國公爺的事,只能老老實實跟著蘇澤手底下的人來到此處乾等著,連杯茶都喝不上。

徐三也知道,蘇澤心中估計是有點怨氣,才會拿捏姿態,不願意見他,畢竟之前魏國府和清鳳縣的達成合作的時候並不愉快。

蘇澤一開始是不願意和魏國公府合作的,因為他在江南那邊已經有了合作人了,而清風縣為了保密,一般一個地方只有一個合作商,所以即使是魏國公派人來了清風縣,蘇澤依然不給面子,只道已經有了合作商,不願意違背協議,節外生枝,以作推辭。

魏國公把這事交給了徐三來辦,徐三也不想因為這點小事惹得魏國公不快,於是私下使了點手段,逼迫那幾個江南的商人就範。

原本徐三是想讓蘇澤就範的,可蘇澤是膽大,直接揚言魏國公要是看他不爽就來清風縣幹他好了,別人會畏懼魏國公府的權勢,蘇澤可不怕。

徐家一門兩國公,位高權重是事實,可魏國公那一支一直被朱棣所不喜,全因當初奉天靖難之時,徐輝祖站錯了隊,不幫他姐夫也就算了,非要站在朱允炆背後和朱棣為敵。

靖難之役時,徐輝祖作為南軍主將,於白溝河之戰中掩護李景隆撤退,全師而還,又在齊眉山大勝燕軍。

朱棣入南京後,徐輝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下獄審問。

朱棣親自召見詢問,徐輝祖一言不,始終沒有推戴朱棣稱帝的意思。

法司逼迫他招供,徐輝祖振筆直書“中山王開國功臣子孫免死。”

朱棣大怒,想要誅殺他,因其是元勳之後,且身為國舅,這才作罷。

之後,朱棣勒令徐輝祖返回私宅,革去他的俸祿和爵位,直到徐輝祖死了之後,朱棣以“中山王不可無後”為理由,命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恢復了魏國公的爵位。

可雖然恢復了爵位不代表朱棣原諒了徐輝祖這一脈,之所以恢復爵位,一方面是因為徐達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已經故去的仁孝文皇后的原因。

朱棣對於靖難之役徐輝祖不幫他還是耿耿於懷,在歷史上,永樂十九年又找了由頭削去了徐欽德爵位,直到朱高熾上位了才服爵。

說是魏國公,可蘇澤沒當回事,魏國咋了,有本事來清風縣弄他好了,清風縣離京城不遠,要是魏國公不能悄無聲息的把蘇澤幹掉,那就等著朱棣找麻煩吧。

蘇澤那時候可不知道黃泰順就是當朝皇太孫朱瞻基,可他也沒怕過魏國公,惹毛了他,他非要去試試魏國公府的斤兩,徐三倒是威脅過蘇澤一次,拿魏國府壓蘇澤,蘇澤當場翻臉,徐三差點沒離開的了清風縣。

就算活著出去了,也遭了一頓毒打,隨行的人在清風縣縣衙門口光著身子掛了三天,還是錦衣衛王康和東廠那邊的人從中說和,勸蘇澤不要得罪魏國公府,蘇澤才捏著鼻子不情不願的放了徐三等人。

自那之後,徐三就不敢威脅蘇澤了,可他不敢威脅蘇澤,威脅那幾個江南的商人倒是沒什麼,那些商人雖然捨不得清風縣這條線,可他們也不敢想蘇澤一樣正面硬剛魏國府,於是不情不願的將合作權交給了魏國府。

這個時代的商人地位本就低,是個官就能隨便拿捏他們,更別說魏國公府了,能借此和魏國公府搭上關係,也許他們還求之不得呢。

蘇澤雖然不恥魏國府的手段,可既然那幾個商人都“自願”放棄了合作,蘇澤也不願意節外生枝,所以才和魏國府達成了合作,讓魏國公府拿去了在南京一帶的玻璃和肥皂的經銷權。

好在後面倒是沒有弄出么蛾子,一切合作順利,魏國公和清風縣合作了之後賺了不少銀子,也承蘇澤的情,並沒有洩露和蘇澤有關的訊息,關起門來悶聲大財,後面還幫蘇澤處理了江南那個壞了規矩的商人,給足了蘇澤的面子。

徐三等了許久蘇澤都沒來見他,怔怔的坐在椅子上望著天花板,腦海中回憶起魏國公在書信上的交代。

這次魏國公知道蘇澤攀上了東宮的高枝,不再滿足和蘇澤進行商業上的合作了,想要更進一步,藉著蘇澤的手重新回到大明的朝廷中樞,不甘心待在南京當南京守備了。

不得不說,徐欽的反應還是很快的,當他收到了徐三的信之後,立馬看到了機會,蘇澤既然能一定程度上影響陛下和朝廷的決策,說不讓民間私自開採無煙煤就不讓,可見蘇澤受到了重用,如今已經今非昔比了。

徐三隻看得見那希望煤業的股票有多賺錢,可徐欽清楚的知道這裡面的彎彎繞繞,賺多少銀子倒是其次的,關鍵是這是貴族專屬,一般人是買不到的。

以前蘇澤看不上失了勢的魏國公府,徐欽也看不上蘇澤一個破落縣令,還是被官場排擠出去的縣令,雖然能幫他賺不少銀子,可也只是互惠互利,只有商業上的合作,徐欽是看不上眼的。

可如今蘇澤一步登天成為了天子近臣,還和皇太孫朱瞻基關係密切,那麼徐欽就不再滿足只是商業上的合作了。

尋常人仍覺得太子之位尚不穩固,可徐欽作為徐輝祖的兒子,大明的外戚,他覺得太子之位沒那麼多懸念,只要皇太孫還受寵,那麼太子之位就穩固的很。

他父親徐輝祖當初站錯了隊,連累的差點爵位都沒了,如今他可不能再站錯隊了,幾經猶豫,徐欽還是下定了決心,想要藉著蘇澤和東宮搭上話。

這些年因為當初靖難的那件事,朱家人已經漸漸疏遠了魏國公府這一脈了,徐家有兩脈,一脈是魏國公這一脈,另一脈是定國公那一脈。

兩脈都是中山王徐達的後代,定國公府那一脈是徐達第四子徐增壽的那一脈,兩脈同氣連枝,這些年也幫扶了不少。

靖難之役時,徐增壽因私下向朱棣傳遞訊息,為建文帝誅殺。

明成祖即位後,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諡號“忠愍”。永樂二年追封定國公,爵位世襲。

遷都之時,定國公府隨朱家皇室一起遷去了北平,而魏國府則留在了南京,定國公府可要比他們魏國公府前途遠大不少。

因為朱棣介懷靖難的時候徐輝祖的所作所為,所以雖說親戚,可這些年來往卻不是那麼親近,東宮也多有忌憚,害怕惹得朱棣不開心,所以不願意和魏國公府走的太近。

漢王趙王倒是有意拉攏,可徐欽又不願意接受漢王趙王的拉攏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徐欽寧願什麼都不做,守著魏國公的爵位,也不願再冒險站錯一次隊了。

真正讓徐欽下決心要和蘇澤合作的原因不是別的,而是蘇澤除了和東宮走的近之外,還和漢王關係不錯。

徐欽幾番打聽之下,不惜向京城的定國公府去了書信,知道了外人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才咬咬牙下了決心。

徐欽心想,蘇澤這狗東西交際能力不錯啊,左右逢源,和東宮走的近就算了,還和漢王關係不錯,那日後不管是太子上位還是漢王上位,蘇澤都立於不敗之地,那麼投資一番蘇澤也不是不可以,橫豎不虧。

徐欽自己不得無詔進京,所以才派了徐三來接觸蘇澤,想要和蘇澤搭上線,看能不能回到權力中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