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 (第1/3頁)

加入書籤

“朝廷有沒有銀子的事情咱們以後再說,現在我先和你說說為何我覺得朝廷還是不夠重視教育問題。”

思索良久,蘇澤還是沒和朱瞻基說朝廷關於納稅政策的弊端所在,而是說起了大明如今教育上的弊端。

士紳一體稅,禁止私人土地買賣這些政策現在還不能推行開,因為蘇澤還沒有足夠的底氣去推行。

步子邁的太大了容易扯到胯,現在和朱瞻基說這些多說無益,朱瞻基就算聽進去了也改變不了什麼。

何況,這些政策也不見得朱瞻基會認可,朱棣也不一定會採納接受,既然如此現在就不談論這些了。

蘇澤自己也有一些想法,他想要在大明推行士紳一體納稅,勢必會面臨天下讀書人的瘋狂反撲,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

想要打破階級的固化就要給底層階級找尋一條出路,如今的大明想要打破階級,魚躍龍門只有科舉一條路可走。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理念深入人心,蘇澤並不否認這種觀念,這種觀念放在後世也是挑不出來毛病的。

關鍵是如今大明的科舉制度是有弊端在的,由於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明太祖將源於元朝的八股文體正式定為科舉考試文體。

考八股文,壓抑了那些本來不擅長科舉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識分子,無法在學術上、思想上進行創新,從而導致了思想上的落後,使科學技術的展也停滯不前。

簡單來說就是壓制讀書人們的思維,使得他們思維固化了,從而缺乏了創新性。

其二,科舉制度也產生了家庭悲劇,由於科舉制度及第者享有豐富的優待的榮譽,而且科舉也是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因此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後拋妻棄子的悲劇生,諸如李正陽。

這還不是最悲劇的,最悲劇的是除了那些書香門第,殷實家庭,想要供養出一個讀書人來太難了。

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如此,尋常百姓家想要供養出一個讀書人來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考上倒還好,若是考不上便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除了讀書啥也不會了,成本太高了。

其三,科舉制度極其容易導致官場腐敗,科舉制度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出現了科舉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親師的教育又造成了師門關係的盛行,這樣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係現象。

這些師門關係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並且官官相護,這就不利於國家建設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社會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場的黑暗和社會的混亂。

學子們科舉的時候會有同年,同窗關係,而學子和考官之間也有了裙帶關係,如房師,座師這些亂起八糟的關係,科舉舞弊的例子歷史上也不少見,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並不透明。

理清楚了頭緒,蘇澤繼續開口道“一個國家重不重視教育,不是看出了多少進士,多少舉人。”

“我大明如今需要的不是多少進士,多少舉人,需要的是如老張頭那樣的技術性人才,他們可以不斷研究改進火器,使得我大明兵強馬壯。”

“需要的是清風縣農業研究所那樣的讀書人,他們也讀四書五經,但他們不只讀四書五經,他們更擅長去研究和農業相關的知識,想法設法的去提高糧食的產量,一畝地能多種出來多少糧食才是他們去學習,研究的。”

“地有多少是數的,但我們可以去想辦法研究出更加高產的種子。”

“農業研究所那邊這兩年我砸了不少銀子下去,其實有些成效了,雖然也只比其他地方的水稻每畝產量多出來那麼一些,但總算是有進步的,一畝地多出一點,若是我大明全用上這種稻種,那麼整個大明一年下來又會多出多少糧食呢?”

蘇澤沒有去談科舉制度的弊端,而是換了一種朱瞻基相對能好理解的方式,舉例說明。

大明需要那麼多進士,舉人做什麼,是能讓火器更先進,軍隊更強盛,還是能種出多少糧食?

你讓那些進士,舉人去做文章,寫八股他們倒是很拿手,可要讓他們去幹別的那是決計不行的。

術業有專攻,不是說那些讀書人不聰明,整個大明三年也才出那麼點進士,真有多笨是不可能的,只是他們學錯了方向。

文章寫的再好,八股做的再好,能讓地裡多出些糧食嗎?

歸根結底還是科舉制度存在弊端,埋沒了不少的人才,侷限了讀書人們的思維!

朱瞻基沒有說話,只是跟在蘇澤身邊,一邊走,一邊靜靜的聽著,彷彿像是一個學生,正在聆聽著老師的教誨。

蘇澤也不在意朱瞻基聽沒聽進去,見朱瞻基不說話,他自顧自地繼續說道“你也知道,清風縣的人幾乎人人都識字,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何我要如此做?”

“他們讀書識字不是為了科舉,不是為了當官,而是想著讀了書,參加了考試,能過上更好的日子,讀書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條捷徑,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捷徑!”

“在清風縣,各行各業都要識字才行,你不識字你就擔任不了一些技術性的工作,只能去幹苦力,不要覺得百姓都很傻,讀書人常常說他們是愚民,可其實他們並不傻!”

“學八股,學四書五經固然也是一條捷徑,可對於底層百姓來說太難了,你可知道一個農戶家庭想要供養出一名秀才要花費多少?”

朱瞻基搖了搖頭,抿了抿嘴沒說話,他以前從未關注過這些,畢竟他生下來便身份尊貴,也從未接觸過那些底層百姓的生活,又如何得知呢?

蘇澤也不在在意,笑了笑打趣道,“你不知道也正常,畢竟你生來就在羅馬中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