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威武霸天鎮國炮 (第1/2頁)

加入書籤

實心彈造成傷害的方式是透過火藥爆炸是產生的推力將彈藥從炮筒中推射而出,其原理大致和投石機差不多,只是將射裝置變了而已。

當然,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比起投石機是要方便不少以及威力更加大的。

但也只能在攻城拔寨上有奇效罷了,真正在戰場上還是得看開花彈的。

畢竟就算你實心彈用的材料再好,也只是筆直的一條線射出去的,並不能對目標的周圍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能讓敵人受到多少傷亡全看運氣。

除非是裝備大量的火炮裝置,都用實心彈才能減少這種弊端。

開花彈則不同,它會在落地時候形成二次爆炸,二次爆炸的同時,炸彈的爆炸時產生的碎片也能對周圍的敵人造成實質性傷害。

更別說蘇澤還在開花彈裡面加了鋼珠了,那殺傷力簡直一絕,絕對能對這個時代的軍隊造成威脅。

再者用的火炮也和大明軍隊此時裝備的火炮不同,再粗糙的線膛炮也要比沒有膛線的火炮精準度更高,雖然還暫時談不上指哪打哪,但總比純靠運氣的要高階不少了。

這玩意兒一直被蘇澤當成寶貝供著可不是沒有理由的,還真不是他吹牛,給他裝備成千上萬門火炮他敢造朱棣的反。

任憑此時大明兵馬強壯又如何,面對降維打擊依然只能拿人命來填。

可惜蘇澤沒這個資本,所以才這麼束手束腳的,要按照他的想法,那就是不服的全部弄死,誰反對直接一路平推過去,先解決了那些令人討厭的壞人,再來重整山河。

當炸彈落地爆炸的那一刻,蘇澤叉腰大笑,意氣風。

也不枉費他冒著被砍頭的風險私造火器了,果然還得是這玩意兒給的安全感夠足啊!

這年頭誰手裡有兵馬誰就是大爺,可有了兵馬還不行,裝備上也要碾壓敵人,降維打擊才夠勁。

都什麼年代了,誰還玩人海戰術啊,要的就是高科技打冷兵器,火槍對刀劍,火炮對騎兵,長手打短手才是王道。

蘇澤以前打炮都只能偷偷的打,清風縣地處京城周邊又沒什麼敵人給他打,所以以前他也只能抱著火炮自娛自樂了,無聊的時候還拿著火炮去打過獵。

就這還得小心翼翼地藏著掖著,不敢暴露了他私造火器的事情,因為這年頭私造火器那可是掉腦袋的罪,弄不好還得喜提九族套餐。

漢王一個朝廷親王,大明皇帝的親兒子,偷偷摸摸想搞兩支火槍玩玩都差點被朱棣給砍死,更別說那時候只是一個小縣令的蘇澤了。

蘇澤那時候沒有掀桌子的底氣,手底下就一千把火槍,兩門火炮,朝廷要追究他私造火器的罪名,他除了扛著馬車跑路,還能和朝廷對著幹不成?

反是早上造的,朝廷的軍隊是中午到的,蘇澤晚飯在勞裡吃的,第二天還要去菜市口熘一圈,然後就可以重開了。

雖然蘇澤看不起冷兵器作戰,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有的時候人海戰術還是有用的,一千人對大明幾十萬的軍隊,用屁股想都知道誰能贏。

別說拿著燧槍了,就算拿著ak也不行啊,幾十萬號人ak都打冒煙了也殺不完啊!

再者民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蘇澤若是要造反,撐死了就那些清風縣的人會跟著他擼起袖子幹,可大明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呢。

大明得位最正可不是說說而已的,朱元章一個破碗開局,從南打到北,驅逐韃虜,重整漢人河山,大明百姓是聽老朱家的還是聽蘇澤的還用想嗎?

只要朝廷定了蘇澤一個謀反的罪名,不說全大明共伐之,至少也有九成九的人會聽朝廷的。

畢竟老朱家是大明的皇帝,你蘇澤是哪根蔥,除了清風縣的那些人,還有誰認識你蘇澤?

造反也要看時機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不是這個時候能喊的,這又不是王朝末年民不聊生,哪有那麼多百姓傻了跟著蘇澤造反。

換成明末你試試,按照蘇澤的性子,那就是讓崇禎把耳朵撿起來了,你不行就換我來。

造出燧槍的第二天,蘇澤就要動歪心思了,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這天下怎麼就不能姓蘇了?

可問題的關鍵是此時不是明末,而是正值中興的永樂朝,即使蘇澤不覺得這是盛世,但他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屬於朱棣的時代,不是什麼人想造反就造反的。

朱棣這個人,史書上對他的評價譭譽皆有,最令人詬病的便是他得位不正,搶了侄子的皇位。

你可以說他是窮兵黷武,但你也不能否認他的赫赫戰功,南征北戰,戰無不勝,封狼居胥,四海稱臣,遍數歷史上有幾人有這樣的成就?

朱棣算不算是千古一帝存在爭議,有人覺得他是,有人覺得他不配千古一帝這個稱號,可正如蘇澤常說的一樣,功過後人來評,別的先不談,打仗朱棣是個中好手。

沒有足夠底氣就憑藉著幾千把火槍和幾門火炮就敢和朱棣叫板,那是老壽星上吊。

因此當蘇澤明白此時是永樂朝的時候,他就絕了造反的心思了,撐死了就是帶著人去海外如倭國這種彈丸之地當個土皇帝,還真能擼起袖子造朱棣的反?

若是手下有百萬將士也就罷了,可關鍵是沒有,那還說個屁,扯澹呢不是。

再加上後來結識了化名的朱瞻基,又與朱棣結識了,蘇澤覺得先跟著朱棣混好像也還行,起碼老朱聽得進去意見,也願意嘗試著去做些改變,這對蘇澤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換一個人,若是大明戰神朱祁鎮,蘇澤覺得不會妥協,寧願自己幹也不會跟著朱祁鎮混。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朱祁鎮毫無疑問是後者了。

好好的一盤棋給他下成了那樣,蘇澤都不好去評價什麼了,那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阿斗還聽話一點,知道聽諸葛亮話,朱祁鎮倒好,他不但不聽話,還要殺了以于謙為的功臣,只是為了正名而已。

復位當日,他就傳旨逮捕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等人。

都御史蕭惟禎建議以謀逆罪,處死二人,他倒是也猶豫,說當年抵禦瓦剌,于謙是有功勞的。

結果徐有貞說,不殺了于謙,朱祁鎮復位無名,然後這個蠢貨就同意了,以謀逆罪處死於謙,王文,籍沒其家。

事實上朱祁鎮做過的蠢事還不止這麼一件,遍數朱祁鎮在位的時間,恐怕大概也就只有廢除殉葬制度一事能算得上是功績了。

好在這敗家玩意兒只在位了二十二年,再給他多活幾十年,大明早就完了。

蘇澤挑隊友也是要看人的,他遇到的是朱瞻基,先別管他愛不愛玩蛐蛐,好歹也能勉強算得上是明君了,起碼不用擔心被豬隊友背刺。

既然他沒那個心思造反,那火槍和火炮也只能藏在倉庫吃灰了,好在如今倒是能放開手腳玩火槍和火炮了。

以前作為一個縣令玩火炮不妥當,那如今他作為太孫親軍指揮使玩火炮很合理吧?

以前只敢偷偷玩,拿著大炮打蚊子,現在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打炮了,蘇澤還是有些激動的,畢竟在前世這玩意兒可是可獄不可求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