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蘇門的世界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足利義藩等人在鎮國衛的護送下好不容易才到了鴻臚寺,原本只需要半個時辰的路程,硬生生花了三個時辰。

一路上那些百姓的喊打喊罵聲一片,不時還有爛菜葉,碎石子從頭頂呼嘯而過,還有小屁孩玩埋汰的扔牛糞,要不是蘇七及時制止了,恐怕就連鎮國衛都要遭殃。

在這種情況下,別說膽子小的足利義藩了,就連一開始囂張跋扈,不將大明放在眼裡的山本三郎都被嚇到了。

山本三郎腿被打傷了之後也沒人給他治傷,鎮國衛也不想管他,直接讓兩個倭國人抬著他進了城。

一路上山本三郎就在簡陋的擔架上抱著腿哀嚎,再也不復先前的囂張氣焰,他終於知道大明此次是來真的了,那些軍士和百姓就沒拿他們一行人當使臣看,甚至都沒當人看,絲毫不在乎他們的死活。

足利義藩也沒心思去管山本三郎,此時他的大腦一團漿湖,只是緊緊跟著蘇七,寸步不離。

原本到了鴻臚寺,足利義藩覺得這裡的情況總要好些了吧,不至於還有人要對他們喊打喊殺,可他再次失望了,鴻臚寺這邊的官員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臉色,只是公事公辦敷衍了事。

鴻臚寺,主掌外賓、朝會儀節之事,是九寺之一,秦曰典客,漢改為大行令,武帝時又改名大鴻臚。

鴻臚,本為大聲傳贊,引導儀節之意,大鴻臚主外賓之事。

至北齊,置鴻臚寺,後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設,明清復置,直到清末才廢除。

鴻臚寺這邊除了剛到了倭國使臣,還有其他諸如朝鮮,占城,暹羅等大明周邊國家的使臣常駐於此,負責和大明交涉。

倭國前些年也有使臣在的,只是以足利義持為的倭國執政者宣佈與大明斷交,不再臣服大明之後,朱棣一怒之下全都給宰了。

當足利義藩一行人進了鴻臚寺後,那些他國使臣都出門看熱鬧了,尤其是朝鮮使臣更是幸災樂禍。

玩輿論,蘇澤是一把好手,在他的主導下,大明要征伐倭國的訊息已經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了,想要不知道都很難,因此倭國使臣還未進京,朝鮮使臣就等著看笑話了。

朝鮮與倭國鄰海,隔海相望,距離算不上遠,也時常飽受倭寇之苦,倭國早就對朝鮮虎視眈眈了,朝鮮使臣自然對倭國人沒什麼好臉色。

朝鮮和倭國不同,沒有倭國那般野心勃勃,朝鮮國力不強,因此一直奉行事大主義,就是誰強跟誰混,只要大明不攻打朝鮮,朝鮮就謝天謝地了,更別提要造大明的反了。

這也是為什麼黃儼不過一介宦官,代表大明出使朝鮮卻能被朝鮮奉為上賓的原因,甭管黃儼身份高低,只要是代表大明出使朝鮮,朝鮮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要把黃儼供著,以免為朝鮮帶來滅頂之災。

《明實錄》中只記載黃儼兩次出使朝鮮,但《朝鮮王朝實錄》中卻記載黃儼在永樂元年(14o3年)至永樂十八年142o年)間11次出使朝鮮。

從這些細節也可以看出來朝鮮對大明的重視,大明就沒把黃儼出使朝鮮當回事,只是略作記載罷了,可朝鮮卻將這些記得十分詳細,以至於後世人瞭解黃儼的生平,還需要從朝鮮的記載中去了解。

黃儼十一次出使朝鮮,給明成祖辦了不少不宜委派廷臣的私事,如選處女、要鮮魚、求佛像等,而他給朝鮮留下的印象非常糟糕,就是一個傲慢無禮、貪婪無恥的小人,只是因為畏懼明廷及事大主義的傳統,怕“以一朝之憤,貽百年之患”,所以不敢揭,只能笑臉相迎。

弱國無外交就是如此,即使黃儼騎在朝鮮的頭上作威作福,朝鮮依然不敢翻臉,因為黃儼身後站著的是大明,而面對鄰海相望野心勃勃的倭國,朝鮮更需要仰仗大明瞭。

而大明呢也很喜歡朝鮮這樣聽話的小老弟,不喜歡倭國那樣喂不熟的狼崽子,因此大明對朝鮮也很是照顧。

從大明的疆域可以看出來,大明的版圖並不大,並沒有多少開疆拓土之心,大明只是想當老大,成為世界中心,天朝上國,萬國來朝就滿足了,並無多少進取之心。

除了大明開國前面幾朝是主動出擊,征伐四方的,後面更多是被動反擊,成化犁庭,萬曆三大徵都是大明被惹急了才會主動起戰爭,雖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大明總的來說並不是侵略性很強的國家,更喜歡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關起門來當老大。

這樣的國策之下,大明自然喜歡朝鮮多過於倭國,一旦兩國起了戰事,大明肯定會偏幫朝鮮的,畢竟朝鮮聽話啊,你倭國特麼的整天上躥下跳,還想篡位當老大,不收拾你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不是收拾不了。

導致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但絕對不是倭寇之患導致的,就算大明再拉跨,也不至於治不了一個小小的倭國。

明朝的火器,軍備,水軍在當時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只是由於種種原因不思進取,才落後了西方大6一大步,沒能吃上殖民的紅利,從此落後於人,讓建奴撿了個大便宜。

要知道就算是大明最後一個皇帝在煤山上吊之後,南邊的朝廷重組為南明,依然和清廷對峙了許多年。

明末軍事家,民族英雄鄭成功,更是率領被清廷擊敗的南明殘軍,於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在臺灣大員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由此可見,即使是明朝亡了,大明留下來的餘蔭組建而成的南明,依然具備了當時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軍事力量。

所以朝鮮在永樂朝的時候那是很聽話的,一聽到大明要出兵征伐倭國,就連朝鮮人都覺得大明不會敗,那些朝鮮使臣知道了這個訊息之後連忙傳信給國內,大哥要幫咱們打倭國了,說是朝鮮舉國歡慶都不為過。

除了蘇澤,朝鮮也巴不得倭國早點去死,因此朝鮮那些使臣也在其中出了大力的,這些天上了許多奏摺,全是說的倭國的壞話,巴不得倭國早點死。

不止巴不得倭國死,朝鮮也在心中打著小九九,希望能跟在大明屁股後頭分點好處,這些天那些朝鮮使臣想法設法的求見大明皇帝,見不到朱棣,又想著去找門路接觸蘇澤。

蘇澤那是好處照單全收,就是不見朝鮮使臣,光收好處不見人,一直吊著朝鮮使臣。

而鴻臚寺這邊因為早就得了蘇澤的吩咐,在蘇澤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後,十分配合蘇澤的工作。

因此倭國使臣就算到了鴻臚寺的待遇也沒好到哪去,雖然沒人喊打喊殺,但也沒人搭理他們,連線待他們都是一個小吏出面的,禮部那邊倒是意思了一下,派了足利義藩的老熟人,倒黴蛋黃博來。

黃博再次見到足利義藩等人時候臉色差到了極點,他回禮部覆命屁股還沒坐熱乎就被打來鴻臚寺了,自然沒有好臉色給足利義藩等人了。

要不是這群殺千刀的非要大過年來大明,他也不會接下這個苦差事,經歷過這次的事情,黃博愈加堅定了要找個靠山的念頭。

鴻臚寺這邊安排了足利義藩一行人住下,住的是鴻臚寺最差的房間,沒有下人伺候不說,一日三餐還得倭國使臣自己出銀子。

足利義藩已經被蘇七忽悠瘸了,還真特麼就老老實實的交出了一大筆伙食費,轉頭鴻臚寺的人就把倭國人交的伙食費塞給了蘇七,狼狽為奸也不過如此了。

蘇七最後囑咐了一番足利義藩就回去覆命了,鎮國衛倒是沒走,說是負責保護倭國使臣,實際上就是監視,不允許倭國人到處亂跑,出去打聽訊息。

安頓妥當之後,足利義藩原本還想和鴻臚寺的官員賽點好處,套套近乎,結果那些鴻臚寺的人看見他們和看見瘟神一樣,躲都來不及!

足利義藩猶不死心,又找上了黃博,硬把銀子往黃博手裡塞。

黃博本就心情不好,又被足利義藩煩得不行,忍不住打了足利義藩一頓,整理了一番衣衫之後冷冷說道“你這人,好生不省事,收起你的髒銀子,你以為我大明官員是什麼人,豈能被這些黃白俗物收買?”

說完便頭都不回的走了,他情願出去和鎮國衛那些武夫扯犢子都不願意和倭國人浪費口水。

足利義藩四處碰壁之後,原本想著出去一趟,去想辦法聯絡一下暗中來的倭國人,合計一下接下來該怎麼辦,結果卻被攔了下來,告知不許外出,等待陛下召見。

任憑足利義藩使盡渾身功夫,磨破了嘴皮子,鎮國衛軍士都是油鹽不進,反正就是不許外出。

短短時間經歷了這麼多,足利義藩整個人都精神恍忽了,在鴻臚寺中四處遊蕩好半天,最後他才去找了山本三郎,兩個難兄難弟抱頭痛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